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十七、我们的大唐 (第1/2页)
那些书生跟着守营官一直往前走,直入左威卫大营的最深处。 这些书生也是有见识的,知道自己等人所入的界域,已是军中最机密的中军制所。 “呐,那边的大帐,就是你们集会之处,不得喧哗,不得随意走动。” 守营官留下这一句,便独自转身离开。 那大营被里外三层的军将围住,一看就是处关键所在。众人硬着头皮过去,守卫的将领倒还温和,简单问询一番,便殷勤的将他们领入大帐。 那大帐宽阔敞亮,数十支牛油大蜡烛将里面照的亮如白昼。此时的大帐正中心摆放着一座大案台,上面盖了帷幕。 四周围坐着先前进来的书生,还有很多顶盔带甲的军将。 那些先进来的书生见他们进来,便有人指指周围的小几,让他们先坐下来。 众人坐定,整个大帐除了呼吸声,竟没有人言语。 过不一刻,大帐中三三两两的,又是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既有年轻军将,又有中年文士,白发白须的也有几位。 那些人来到大帐之后,也是不说话,只是分列左右,坐到前面。 虽然不敢言语,但是那些完成任务的书生中却是有些人变了脸色。这里有不少人,在那长安街上曾惊鸿一瞥的见过。 秦王府的亲信谋士杜如晦、长安城京兆尹杨恭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 一个个传说中的人物,竟是出现在这大帐之中。 这些人物,平日哪个是他们这些白身的书生能见到的? “咦,杜长史今日竟是坐了左位?” 原本静悄悄的大帐中有人低语。 “可不是,竟是连柴驸马都坐在左位。” “你们说,坐右位的是谁?韩校尉今日可是在营中的。” 原来这大帐里是可以说话的,那些新来的书生长出一口气,刚准备与身边人交流一下,却听到前面一声咳嗽,整个大帐又是静下来。 “哒哒哒” 一阵战靴踩踏地面的声响,又是几人进来。 那几人直接坐到了前面右边位置。 “嘶——”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呜——” 有人想说话,却是又捂住嘴巴。 马周神情一凛,那右位当先的三人,竟是白日在皇城外遇到的那三位年轻人。 两边坐定,坐在左位的柴绍一摆手,几位年轻军将上前,将中间长案上的幔布揭开。 那幔布下是一片缩小的山川风貌中间夹杂着数座城池,模样清晰可辨。 柴绍、杨恭仁等人拱手道:“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请!” 太子! 秦王! 当先而坐,衣着朴素的二人就是太子和秦王! 那些书生个个激动不已,马周浑身颤抖,他知道自己的机缘到了。 今日自己与太子和秦王打了照面,他们还邀请自己来这大帐,定是已经记住自己了。 他用力攥紧双手,这机会,一定要抓牢。 太子和秦王对视一眼,秦王一伸手道:“请!” 边上几位年轻军将上前,有人翻开手中册页。 “王郑怀州兵马一万,领军将领王泰。” 便有军将将一面将旗插在一座城池上。 “王郑洛阳宝城守将楚王王世伟,领军一万八千。配强弩、精骑各三千。” “王郑洛阳……” 那军将没念一处,旁人就将一处城池布置上军旗。 “大唐兵马八万,占据磁涧。秦王领军,下辖前后马军,左右双卫。” 那军将讲解完毕,便退回原位。 那些将军旗摆放完毕的军将,又是挂起一张大白纸,然后快速用墨笔将其上的军势勾画出来。 “这军中竟是有这般的人才。” 这些军将说话条理清晰,毫不拖泥带水。做事也是利落非常,很是干练。 那些书生拿自己相比,感觉自己怕是做不到这般迅速。 军阵已是摆好,太子对秦王道:“二弟且放心指挥,后方有我。” 秦王站起身来,上前几步,指指自己的大军道:“前军两千压住洛阳东城,两千牵制南城。” 有军将将代表唐军的战旗插上,又有人将大纸上画出攻击线路。 对面几人微微一笑。 柴绍道:“无妨,此不过疑兵,不足为虑。我军固守就是。” “三万骑兵,横扫陕中、收降各地城池。” 局势一变,数座城池上的王郑旗帜被拔去,只剩下空城。 绘制的图纸上,大大的红色箭头将中间部分都占据。 对面几人面色一变,柴绍道:“大军坚守不出,派中书侍郎前往窦建德处求援。” “兵发虎牢,截击窦建德!” “呼啦——” 那些知兵的将校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