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流影_一百一十七夜来风里客相识,月影暮云藏暗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七夜来风里客相识,月影暮云藏暗光 (第3/3页)

儿一定会助她……”

    语气顿了一顿,李裳慢慢摩挲着天绍青脸颊,喃喃道:“自从你十岁离开娘身边,这么多年,其实娘亏欠最多的是你。”

    此话方落,天绍青便嘶喊一句:“娘!”委屈的泪水瞬时夺眶淌出,伏在李裳腿上哭了起来。

    此刻,她是最明白这句话的。

    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她人在玉华山,却想着裳剑楼那一片竹林,九年来,一直不曾忘记,**将她送于师父李玄卉时的平静。

    曾经她幻想过,但换来的是九年亲情的空寄。

    后来她便希望有自己的家,拥有自己的孩子,倒时要把自己这一生没有享受过的母爱,完完整整地送给自己的孩子。

    她就靠着这个希望,使自己免去计较,学会容忍、坚强、宽恕和理解。

    世上有种感情很奇怪,当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一定会在另外一样东西上面,有所获得。

    就像她能够看到柳枫不为人知的内心,若没有那些孤寂的日夜煎熬和磨练,兴许她与柳枫又是另一番天地。

    也许机缘巧合本是天注定。

    本来她已经快要忘记幻想母爱了,但是这几日,天绍琪那句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拾记忆:“娘和我是一样的,不然你十岁那年,娘为什么送你去玉华山?她为什么不送我和绍茵?又或者将志儿送人呢?你我都知道,娘是为了弥补亏欠姨父的罪过,才会如此,可她为什么单单选你呢?”

    天绍青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听不到**重提当年之事,岂料放弃之际,李裳会突然如此说呢?

    她怔怔地望着李裳,将头埋在她怀里,李裳就用不太灵活的手臂,来回抚摸着她,异常怜爱地道:“青儿,娘知道你想回家想了九年,娘也在期盼着你,娘醒来之后,曾经立誓,若是等不到你,娘便不再说话。”

    天绍青听得泣不成声,泪眼朦胧,迎上李裳道:“娘,你病了,青儿也没来看你,不值得你这样惩罚自己的。”说着,又嘤嘤哭了起来。

    李裳叹了口气,将她的手拉紧,说道:“这五个月,娘一直在等你回来,娘要亲眼看着你出嫁。娘时日不多了,要为我们青儿找个好归宿……”

    天绍青见她话中另有深意,急忙安慰道:“娘,你不会有事的,我和爹一定想办法治好你。”

    李裳苦笑:“傻丫头,人总有死的时候,娘在世一天,定要亲眼看着你嫁人!你和柳公子的事,你大姐已经告诉娘了。”说罢,转头看向柳枫,道:“你此番亲自带青儿来,找我和倚剑,想必是想明媒正娶了?”

    柳枫立在李裳面前一丈处,当即撩衣跪下,行揖到地,语声锵锵道:“是的,夫人!”

    李裳心里闪过一丝欣慰,喃喃自语道:“人虽在江湖,但是你果然是个读书人,一定不会委屈我们青儿。”

    她这番意思,是指读书人对男女之事,素来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一般较为矜持羞涩,也即是依照礼法,循规蹈矩行事。

    若是未曾定下终身,终究难以放开胸怀,提前做出男女越轨那等事。

    事实上,柳枫的确如此,他内心深处不能完全逾越礼教,尤其是天绍青没有名分的情况下,所以感情越是深厚,他反而越会害怕看到天绍青,常常彷徨不定。

    但情爱之间,愈是躲避,思念愈甚,因而他经常感觉无法克制自己的理智,这使得他极度苦恼。

    又因其**凌芊那凄凉的一世,使他常常被恐惧所笼罩,觉得自己抓不住感情,这样一来,他更不敢轻易和天绍青有肌肤接触。

    所以李裳这句‘果然是读书人’,是一语中的,直接戳中他的心事。

    柳枫当下尴尬地别过头,目光随之拉了下去,随意瞟着院落。

    李裳郑重道:“我不希望我们青儿受到伤害,这辈子我对不起她,希望你娶她过门之后,能够善待她。”语气一顿,转问:“我问你,为了青儿,你一路来长安,遭遇数重险阻,几经生死暗算,这一切凶险,如果你一早知道,还会带她来么?”

    柳枫凝视着她,认真点头。

    李裳又问:“你现在知道了,这一行如此凶险,沿途之上,被人设下重重埋伏,而你不过是为了青儿跟着你,有个名分而已,这既不像你报仇,可以令父母瞑目九泉,也不似你征伐天下,可以满足自己。报**天下,就算凶险,你也非做不可,因为事有所值。而你这一趟出来,却只为青儿正名,如此之事,江湖上诸多的后生,若与你一般处境,恐怕是早就行其好事,不言婚嫁,直接过门。你这般做法,在别人看来,定会认为你愚不可及,我问你,后悔吗?”

    柳枫抬起头,异常坚决地道:“我这一生从来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只有想和不想,没有害怕,更不后悔。”

    李裳与天倚剑不由微笑起来,天倚剑感喟道:“青儿总算没有看错人。”

    李裳转过头,斜视天倚剑道:“可以给他们成亲了。”

    天倚剑双手抚在她的肩头,温柔地望着李裳的眼睛,道:“这几日,你一直念着此事。”

    李裳接口道:“是的,我一直在等!”他们之间的默契,二十六年来,早已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几个眼神和神情,已经足以明白对方的所思所想。

    天绍青连忙道:“娘可以去金陵,我和柳大哥一起向你和爹敬茶。”

    李裳面色暗淡下来,说道:“娘不想去金陵,太远了,没有多少时日,走不了那么远。”

    天倚剑面现忧色,转转天绍青一眼,又把目光落在李裳身上,顺势接话道:“既然他们都来了,过两天,就把这事办了,你看好不好?”

    李裳欣然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