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章 破甲连弩 (第2/2页)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 T-0是装备给一线主力部队的突击装备,因此在西骆沙的3种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数量也最少!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数据,各型T-0的数量总共还不到5000台。 显然,这只能说是少得可怜。 T-64的产量超过了000台,以便宜出名的T-72的产量已经超过了2万台,而且还在以每月数百台的速度生产! 这些T-0几乎全都给了沿着伏尔加河西岸部署的一线突击部队! 只是在第一近卫军的第9装甲师,就有364辆T-0U。 这显然不是在否认T-0U的性能。 要说的话,T-0U其实是西骆沙最强大的主战坦克。 除了拥有标准的25毫米滑膛炮之外,T-0U的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了装甲防护上。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其炮塔的正面防护相当于00毫米的质装甲,车体的上首部分也达到了700毫米。 关键,这还是没有使用爆炸式反应装甲的水准。 在披挂上了爆炸式反应装甲之后,T-0U的炮塔正面,针对破甲弹的防护强度达到200毫米! 如果情报没错,那么T-0U将是西骆沙有史以来防护最强的主战坦克! 其实,绰号“连弩”的KD-2A重型反坦克导弹的设计指标,即陆军定下的必须达到的破甲深度,就是由此确定的! 在研制“连弩”的时候,军情局已经获得较可靠的消息,西骆沙的新式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将超过000毫米,甚至可能达到200毫米,也就是比帝国陆军当时的主力反坦克导弹的900毫米高出一些。 结果就是,帝国陆军要求“连弩”的击穿厚度绝不能低于200毫米。 这也导致“连弩”的发射质量超过了45千克,且只能由直升机搭载,根本无法由单兵使用,就连车载都比较困难。 当然,采用串联战斗部这些,其实都是后来的要求。 虽然根据测试,“连弩”的垂直穿甲深度高达400毫米,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但是同样有情报表明,纽兰共和国的A采用新式复合装甲,极有可能在未来配备反应装甲,等效防护厚度恐怕会达到惊人的600毫米,甚至00毫米,并超过当今所有反坦克导弹的破甲厚度。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不但要求“连弩”的改进型把破甲厚度提高到00毫米以上,还开始研制更新式的,准确的说是采用全新攻击模式的反坦克导弹,只不过首先拿单兵轻型反坦克导弹试水。 这也很好理解,直升机搭载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对尺寸与质量的限制并不严厉,能采用尺寸更大药罩,以及更多的装药提高破甲厚度,而单兵使用的轻型反坦克导弹,显然不能这么随意了。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的新一代轻型反坦克导弹,首次采用了“攻顶”模式。 通过避开坦克正面装甲,靠电子设备控制,让导弹在坦克的头顶上面引爆,再靠金属射流打穿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也就能够在不增加导弹质量与尺寸的情况下,获得较为理想的摧毁效果。 可惜的是,这种新式导弹还没有研制成功。 当然,对付T-0U,“直-0A”携带的“连弩”是绰绰有余,更何况列装一线部队的其实是KD-2。 这种最新的改进型,因为采用小型化的电子元器件,能够配备大尺寸的前置战斗部,破甲深度达到500毫米。 别说T-0U,即便是以防护好著称的“挑战者”也肯定扛不住。 对以每小时240千米的速度飞行的“直-0A”来说,飞行0多千米,也就3分钟。 不过,这点时间足够完成攻击前的准备工作。 距离目标大约千米的时候,机鼻上的红外成像仪已经捕捉到坦克的热信号时,廉明阳才拉起直升机,在尽力控制直升机保持稳定的同时,给火控系统解锁,把攻击权下放给了姜尚贵。 其实,也就只用了不到0秒钟,姜尚贵就锁定了个目标。 随后,他就逐一将位于短翼内侧挂点上的枚“连弩”导弹射了出去。 与此同时,廉明阳控制直升机把前飞速度降低到每小时50千米。 只是,他没有降低飞行高度。 这次,没有特种兵在前线用激光指示器来照射目标,即引导导弹完成攻击,所以只能用直升机上的激光照射器完成引导工作。 这也是“连弩”的最大问题。 在自行负责引导的情况之下,在“连弩”命中目标之前,直升机不得进行规避,必须让目标处在视野之内。 显然,这个时候的直升机就是挨打的靶子! 哪怕在设计“连弩”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陆军因此明确要求导弹具备全程超音速飞行能力,但是受到质量的限制,“连弩”的最快速度也就只有.4马赫,而且在射程达到千米时,平均速度仅.马赫。 这就是说,“连弩”飞完千米,大概需要25秒! 在这25秒内,速度达到2马赫的防空导弹能飞行5千米! 哪怕“通古斯卡”在坦克后方7千米,也能用导弹反击发起攻击的武装直升机。 如果附近有敌方战斗机,或者武装直升机,那麻烦就更大了。 不过,等到下一代“连弩”问世,就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对这个时候的廉明阳等飞行员来说,肯定不会指望还在研制的新式导弹。 “头,撤!” 姜尚贵大声喊叫起来的时候,廉明阳已经压下了cao纵杆。 远处,辆T-0U已经被“连弩”打成了火球! 前后,总共不到3分钟。 在带队长机发起攻击后,另外5架“直-0A”相继投入战斗,把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全都射了出去。 6架武装直升机总共发射了4枚反坦克导弹! 其实,敌人的坦克根本就没有这么多。 只是,廉明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后面还有4个中队的24架“直-0A”,做为大队长的廉明阳,要继续为机群寻找与指引攻击目标。 至于攻击的是不是坦克,其实不重要。 用陆航飞行员的话来说,上了战场后,装了轮子的,还能运动的,那全都是武装直升机的菜。 只要能够击败敌人,没人会在乎用价值0万金元的“连弩”去打击一辆最多值5万金元的军车。 此外,直升机携带的武器还有火箭弹与机关炮。 只要战斗还没结束,就没有哪个飞行员愿意带弹药返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