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罗使者被杀之谜中篇 (第1/2页)
唐代的长安皇城,其实是一个宽泛的说法。 皇城分为两个区域,以承天门为界。 入朱雀门,走承天门街,到承天门这一块区域,其实并非皇宫,而是中央官署所在。 过了承天门之后,才算是皇宫。 大理寺坐落于皇城顺义门一侧,与卫尉相邻,背靠将作监。 而鸿胪寺和鸿胪客馆,则位于朱雀门和含光门之间。 苏大为从长安县衙出来之后,直奔顺义门。 在顺义门,他把腰牌交给了守门侍卫,然后又经过一番严格的盘查和询问之后,才算通过。 大理寺门外,庄严肃穆。 苏大为再次取出腰牌,请守卫人员通禀,然后就站在侧门外等候。 雨,仍旧在下,淅淅沥沥。 顺义门道行人稀少,不时可以看到全副武装的侍卫兵马,从街道上走过。 他等了一会儿,里面终于有了动静。 一个大理寺吏员从侧门走出来,道:“把身上的武器交出来,然后随我来。” 要交出武器吗? 苏大为愣了一下,但旋即应命。 入乡随俗吧。 这大理寺好歹也是最高法院一样的存在,规矩多,守卫严格,也在情理之中。 他把横刀交出,然后示意身上已没有武器。 “这是什么?” 那吏员指着苏大为手臂上的降魔杵,蹙眉问道。 “前两月不是诡异暴动,之后家母在大慈恩寺求来的护身符,让我随身携带。 ”护身符吗?“ 吏员看了一眼,点点头,也没有为难苏大为。 身上带个护身符也正常。再说这降魔杵看上去虽然大了一些,但似乎也没甚杀伤力。 苏大为暗自松了口气,忙跟着那吏员往里走。 说实话,大理寺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吏员加起来,大约有二百多人。除此之外,还有百十名杂役。总体而言,大理寺内部规划的非常整齐,一个一个跨院,吏员进进出出,各司其职。一眼看去,虽然非常忙碌,但并不杂乱,显得是井然有序。 在一个跨院外停下,那吏员示意苏大为等着。 他走进院子,不一会儿又出来,对苏大为招手道:“随我来,李主簿要见你。” 这吏员说话,颇有些趾高气扬的架势。 也难怪,在这大理寺中,除却杂役之外,所有的吏员大都身居品秩。哪怕是最小的大理寺狱丞,也是个从九品下的职官。哪像苏大为,基本上就是一个白身平民。 苏大为倒也不在意,跟着那吏员走进跨院。 这跨院面积不大,有几间公房,可以看见屋里面的人,正在忙碌不停。 苏大为被带进了一间厢房,就见里面端坐一人。看年纪大约三十左右的短髯男子,正伏案书写。苏大为进屋后,他只抬头看了一眼,并未说话,然后继续低头书写。 苏大为见状,也没有打搅对方。 他知道,这人是在用这种方式给他下马威。 所以他也不着急,静静站在屋中。 半晌,那人书写完毕,把手中笔放下,又抬头看了苏大为一眼,道:“长安县无人,竟派一黄口小儿来,莫非是不愿意配合大理寺行动吗?” 苏大为一愣,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是觉得他年纪小,认为长安县是在敷衍大理寺。 他连忙道:“有志不在年高,非是长安无人,而是县君以为小人前来,已足够了。” 他可不是中二少年,上去怼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类的话语。苏大为可以肯定,如果他真这么说了,不定对方会立刻发作,把他赶出大理寺。 他此次前来,是想弄清楚金德秀之死的原因。 在没有弄清楚之前,苏大为可不会轻易的离开这里。 那主簿也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好大口气!”他站起身来,道:“不过既然来了,那就随我走吧。 倒要看看,裴君手下究竟有何才干。” “去哪里?” 主簿道:“现场,随我再走一趟。” 说完,他也不理苏大为,径自走出房间。 苏大为不敢怠慢,忙跟在主簿身后。那主簿在大理寺门口的厩房前停下,早有杂役牵了两匹马等候。他接过其中一匹马的缰绳,然后又扭头打量了苏大为两眼。 “会骑马吗?” “会!” “领回兵器,随我出发。” 说着话,他就牵马往外走。 苏大为不敢怠慢,忙一路小跑到大理寺侧门的门房里,把横刀取回。 他返还厩房,牵住了另一匹马的缰绳,往大理寺门外走去。 主簿早已等在门口,见苏大为出来,他突然取了一块青铜打造的腰牌,丢给了苏大为。 “这是大理寺通行令牌,以后凭牌进出。 还有,不必再交出兵器,咱们随时会出去,忒麻烦。” 说完,他又对大理寺门口的卫兵道:“此人是长安县派来配合大理寺行动的人,准他跨刀入内,不必再予以阻拦。” “明白,卫兵立刻点头答应。” 主簿披上了蓑衣,牵马往顺义门走。 苏大为也不敢怠慢,跟着披上蓑衣,牵马随后。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顺义门,在顺义门外上马,然后催马就走。 “李主簿,咱们去哪里?” “居德坊,跟上了。” 李主簿在前面,头也不回,打马扬鞭而走。 今天有雨,所以路上的行人并不是太多,走起来也很顺畅。 苏大为紧随其后,不多时就来到居德坊外。 李主簿在坊门外甩镫下马,牵着马往里面走。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哦,小人名叫苏大为。” “苏大为?好名字,大有所为。” 主簿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