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罗使者被杀之谜中篇 (第2/2页)
点头,道:“你既然是长安县所属,想必对这里也不陌生,找几个武侯过来。” 说完,他把马缰绳就丢给了苏大为。 那气派,很不一般。 苏大为觉得,这位李主簿的身上,似乎有一种行伍中人的气概。 他接住了缰绳,牵着两匹马走到了武侯铺外,把马系在桩子上,就走进武侯铺。 表明了身份之后,苏大为喊了两个武侯,还有两个坊丁出来。 “哥几个,外面是大理寺的主簿,过来查案,大家警醒点,别被人挑了毛病。” “明白明白。” 两个武侯一开始并不是特别愿意,但听说是大理寺的人,也不敢怠慢,连忙跟了上来。 “漕渠桥怎么走?” “过十字街左拐,顺着十字巷横街走,过了路口就是。” 苏大为推了那武侯一把,轻声道:“还不带路。” 武侯恍然大悟,忙一路小跑的在前面走。 苏大为则跟在那李主簿的身后,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漕渠桥。 “前日,是谁发现的尸体?” “原来上官是来调查那件事情啊,是小人清早巡逻时,发现的尸体。” “具体位置在哪里?” “喏,就在桥下的河滩上。 当时天色还有点暗,小人路过这里时,想喘口气就回去开门。 是南九郎先看到,他说桥下怎么看着好像有人?然后小人就走下去,发现了尸体。” “南九郎是哪个?” “哦,他今日休息,没有来。” “去,把他找来。” 武侯不敢怠慢,忙唤了一个坊丁过来,让他前去找人。 苏大为则站在桥头,看了片刻之后,顺着斜坡滑到了河滩上。 “是这里吗?” “在往里面一点。” 武侯也跟着下来,指着桥洞下道:“就是那堆杂草旁边,对,就是那个位置。小人记得很清楚,他是上半身泡在水里,双腿在河滩上。如果不是南九郎眼睛尖,我还真不见得能发现。” 苏大为又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抬头,向河堤上的李主簿看去。 李主簿突然问道:“那南九郎当时在什么位置?” “哦,上官再往后退两步,大概是那个位置。” 李主簿退后两步,往桥下看去。 看了两眼后,他也顺着斜坡下来,示意苏大为上去。 “苏大为,能看到吗?” “看到什么?” 李主簿招手,示意那武侯过来,躺在河滩上。 苏大为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不太清楚。” 苏大为大声回答。 当然,如果他调用元炁,借元炁之力肯定能看清楚。 不过那南九郎应该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有那样的眼力。 李主簿示意武侯起来,然后爬上了河堤。 “刚才武侯说,他准备歇一下,去开坊门。 也就是说,当时应该是四更三点到五更天之间。在如今这个时节,天应该还黑着。至少,当时的光线,应该比现在要黑。你刚才站在这里,都很难看清楚那里的情况。南九郎在那种情况下,居然能看到有人?我觉着,这似乎有点不太可能。” 苏大为,没有插嘴,只静静站在旁边,听李主簿的分析。 这个时候,南九郎来了。 他是一个看上去,年纪和苏大为差不多的年轻人。 个头嘛,也到苏大为的肩膀,精瘦。 他走过来,脸上带着困惑之色。 听了李主簿的询问,他顿时慌了,连忙解释道:“上官,小人和此事,绝无干系。小人只是从小就有一副好眼力,能看的比别人远,有时候就算在夜里,也能看见。 就因为小人生了这副招子,所以大家都唤我千里眼。 平日里,小人都是晚上当值,就是因为这双眼睛的缘故。不信,上官可以问其他人,小人句句是实,没有半句谎言。” 李主簿闻听,一愣。 他扭头向武侯看去,就见武侯连连点头。 “九郎确是有一双好眼睛,这一点小人可以作证。” “是吗?” “小人可以发誓。” 李主簿眉头蹙起,“既然如此,南九郎,你把当晚的情况,再与本官详细说一遍。” 南九郎连忙点头,站在河堤上,手舞足蹈比划起来。 苏大为则再次滑到河滩上,站在河边,向四处观望。 漕渠,长安五渠之一。 它与永安渠相连,经西市而出,入居德坊而后出城。这条河渠,水系很发达,水量也很大。西市的木材,会竟有这条河渠出城,以减少人工的开支,水流十分湍急。 苏大为蹲下来,把手伸进了河水之中。 “老姚!” “来了!” 武侯忙快走两步,到了苏大为的身边,低声道:“苏帅,我和二哥关系不错。 上面那位到底什么意思?托个底,让我也放心。他这过来就怀疑九郎,我这心里有点慌啊!” 苏大为闻听,顿时笑了。 “你和我二哥认识?” “经常一起喝酒,之前他巡夜的时候,我还帮他掩护过呢。” 苏大为抬头,看了正在问话的李主簿一眼,低声道:“没事,他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乱来呢。” “吓死我了,刚才他那脸色,可真难看。” “别管他,和我说说,那天晚上你看到的情况吧。 把你看到的所有情况都说一说,别有疏漏。我跟你讲,这案子不小,我都是配合行动,说穿了就是跑腿。大理寺的主簿,从六品的职官,和咱们县君都属于平级。” 老姚闻听,顿时紧张起来。 和县君平级?那可真是大人物了! 他凝神回忆半晌,低声道:“那天晚上,情况是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