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摄政_第二十一章1 论革命提点英杰 点火种以待燎原(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1 论革命提点英杰 点火种以待燎原(下) (第1/2页)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受教了,我等确是狭隘了。既然王爷对革命了解得如此透彻,可否指点学生一二,该怎样才能取得革命胜利,富强中国?”木忆山起身鞠了一躬问道。

    洪正维吃惊地看着木忆山说道:“振华?他怎么可能……”

    就连李飞也是不解地看着木忆山。

    载伯涵也愣了,他没想到木忆山竟会这样问自己,问一个统治者怎么推翻你,还能有这样的cao作?

    载伯涵摇了摇头:“我说过了,推翻清廷易,治理国家难,想要中国富强,凭你们革命党,没有可能!”

    “凭我们不行,凭你就行吗?”洪正维怒了,“振华,你问他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我们革命革的就是他的命。哼,他为了保住权势能给你说实话?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们这么多仁人志士追随着孙先生还愁建设不出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吗?”

    “桐华,稍安勿躁,”木忆山对着洪正维正色道,然后转向载伯涵道,“依我看来,王爷不是这种人,以王爷的心胸定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

    载伯涵皱了皱眉头,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但还是说道:“不用想了,不可能的。你们这些革命党要军队没军队,要指导思想没指导思想,组织不严密,成员良莠不齐,想要中国富强?还是省省吧。”

    木忆山一呆,没想到载伯涵竟这么说,洪正维则讥笑道:“看吧,我就说了,他怎么可能这么好心地告诉你,我看他就是没安好心,说这么多就是为了打击我们革命的积极性,好能保住自己的权势。”

    这会儿木忆山心里也起了嘀咕,看向载伯涵的目光不由得怀疑起来。

    李飞这时起身问道:“敢问王爷是否觉得宪政可行?学生见泰西诸强国皆行宪政,日本亦是先立宪后强大而打败我大清。学生听闻太后已下旨重开变法,若是推行宪政,修订良法,扫除弊政,兴工商,岂不是就可以和日本维新一般富国强兵?”

    “立宪是需要的,”载伯涵点点头,随后有摇摇头,“可问题根本不在立不立宪上,现在维新,哎!晚了!若是早二十年,哪怕是庚子国难之前,我还有信心维新成功。现在?病入膏肓,非猛药不起作用,药一猛必是革命!没听说过船小好调头吗?以日本的体量,维新相对简单,就这样还不是爆发过西南战争?中国是个大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啊,任何一点小事,一但乘以四万万五千万就都不是小事了。况且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国人现在如此急躁,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富强,就想凭着推行宪政、召开国会就立马富强了?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飞失魂落魄,“革命是死,维新无路,难道中国就没救了吗?难道我等就只能看着祖国沉沦不成?不甘心呐……”说着说着,李飞竟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李飞这一哭弄得载伯涵手足无措,连忙上前和木忆山一起把李飞拉了起来,“快别哭了,我又不是说中国没救了,有救还有救!”

    李飞被按在椅子上,收了泪问道:“王爷,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载伯涵连忙点头应道。

    “那,那该怎样救中国?”

    “革命。”载伯涵缓缓吐出两个字。

    这些把三人都说迷糊了,搞不懂载伯涵是什么意思。

    “王爷,可是您刚才不是说革命不行吗?”李飞有些奇怪地问道。

    “此革命非彼革命,我是说他们的革命不行,没说革命不行。”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洪正维听这话又急了。

    “桐华,先听听王爷怎么说的。”木忆山拉住了洪正维。

    载伯涵没有接着解释,反而问三人:“你们知道革命到底是什么吗?”

    李飞一愣,道:“是什么?革命不就是造反吗?”

    “哼,什么造反,革命是崇高的,我们是推翻暴政。”洪正维不满地说道。

    木忆山看到载伯涵不以为然的表情,便开口问道:“不知王爷有何见解?”

    载伯涵整了整衣服,重新坐了下来,说道:“既然都不知道,我就讲讲吧。要说革命就必须搞清楚另一个概念——阶级。阶级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