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连环计 (第1/3页)
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出海”还不多。 不像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手握1.2万亿美元的资金,开启了在全球“买买买”的“收购狂潮”…… 对于百度加入了竞购AOL的巨头行列,国内媒体普遍都非常兴奋。 颇有点“扬威海外”的与有荣焉…… 本来远在美国的一桩收购案,也因为隋波的“乱入”,忽然变成了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和科技媒体热议的头条话题。 业内人士、各路专家纷纷发表文章,分析百度竞购AOL,有着怎样的意义。 这其中,彭博的分析文章,讲的最为透彻。 毕竟对美国互联网市场现状,他们比国内的财经、科技媒体信息更充足。 分析指出: 目前竞购AOL的四家公司中,微软对AOL的需求更迫切。 因为现在微软已经充分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PC业务已经远远不够,计算领域的核心已经从PC业务转向Web服务。 这也正是微软最近宣布推出“MirosoftLive”和“OffieLive”的原因所在。 微软收购AOL股份的目的,在于提升其在线广告业务,即付费搜索。 Google竞购则更多是防御性的。 核心是为了有效的保护Google来自AOL的营收,抵御微软的入侵; 其次则是希望在图片广告领域有所提升。 当前美国的图片广告支出将达到2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54亿美元搜索广告市场近一半的支出。 而在这个领域,MSN和AOL的增速分别为84%和96%,Google增速仅为12%。 此外,竞购AOL后,Google还可以从AOL庞大的电子邮件和即时信息服务用户群体中,分得一块“蛋糕”。 通过这一举措,Google的电子邮件服务将同雅虎Mail和MSNHotmail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帮助Google吸引更多用户。Google也可以将内容和搜索功能扩展到电子邮件。 雅虎则是三大巨头中,收购AOL意愿最弱的一家。 原因很简单: AOL和雅虎在各项业务上都基本雷同,而且无论是门户流量、用户规模、即时通讯、邮箱,在这些业务上,雅虎都强于AOL。 收购AOL并不能帮助雅虎在某个业务上,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和补强。 所以,雅虎加入竞购战团,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措施。 以防微软和Google通过收购AOL,在某个领域上实现对它的“超越”…… 最后,则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百度。 对百度加入竞购,用了“看不懂”一词。 百度目前在美国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不到2%。 如果,万一,双方最终达成合作,AOL转用引擎…… AOL也不可能获得与Google合作时一样的广告商和用户,AOL可能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增长收入源。 “对于AOL来说,这很冒险,除非AOL能够从百度那儿获得极大的收益。“ 而且,百度自身的市值才200亿美元,几乎和AOL的估值相等。 这已经不叫“收购”,而是“合并”更恰当! 但是百度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的搜索引擎公司,去和一个上一个Web1.0时代的互联网公司合并…… 怎么看都不是个好主意。 因此,分析认为,百度竞购AOL,更像是隋波的一次“冒险”和“炒作”,以显示百度在美国市场的存在感。 不过,最后还是称: 一向善于创造奇迹、被业内誉为“战略大师”的隋波,很可能隐藏着其他的目的。 毕竟AOL在多项业务上,都能够为百度带来巨大的收益…… 不排除百度会采用微软和Google都不希望选择的“换股”方式,来打动时代华纳股东。 AOL并不缺用户和流量。 如果想在搜索广告领域获得更多的突破。 选择和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引擎合作,相比长远的利益和成长空间,短期内的业务损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文中也提到了,同样在隋波旗下的Faebook,这一目前最火热的社交网络公司。 分析认为,隋波也很有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 参与竞购AOL其后真正的目标,是意在与时代华纳合作。 无论是在中国市场的易迅正在推行的“互动娱乐”战略,还是美国市场的Faebook,都需要更多的娱乐内容。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还是很多的…… 隋波的心思,也有明眼人能够猜到一部分。 ……………… 商业周刊有一点分析的很对。 那就是,隋波的确“醉翁之意不在酒”。 虽然百度相比三大巨头弱了那么一点点…… 但是架不住隋波是这个世界上的“大Bug”啊! 之前一段时间,隋波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上。 因为对芯片、cao作系统等信息产业上游产业链的不熟悉,以及种种现实的困难,他总有点束手束脚的感觉。 可是一旦回到他熟悉的互联网“战场”…… 不是他针对谁,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在详细了解了这几家公司现在的发展状况和相关资料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