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声东西、击南北! (第1/3页)
传奇1997第一卷帝大风云第二百八十章声东西、击南北!不过,要想收购DoubleClick…… 可就不像Youtube那么容易了! Youtube毕竟只是一家初创公司,虽然金额高一些,但这种并购,并不需要监管部门的审批。 DoubleClick可是一家上市公司…… 这种并购就复杂的多: 不仅程序复杂,需要聘请投行来做专门的并购cao作,类似计算估值、尽调、和投资者协商等等; 还需要聘请律所,来应对并购交易可能带来的股东诉讼风险; 最重要的是,还需要经过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批。 SEC的审批还算比较简单。 只要在信息披露和并购流程上不出大的问题,一般都能通过。 最头疼的,就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这类机构的审批。 虽然现在百度的市场份额较小,不涉及反垄断的问题。 但保不准人家从消费者权利、股东利益,甚至从用户隐私权、百度的“中国背景”等方面入手。 总能找到办法来卡你! Google当年并购DoubleClick的时候,就接连受到了美国FTC、欧盟欧洲委员会等机构的严查。 费了不少力气才摆平…… 此外,因为DoubleClick在之前,同时服务于Google、雅虎和MSN等众多的互联网公司。 百度的收购行动,也必然会引起这几大巨头的惊觉。 他们很可能迅速参与进来,展开竞购; 或者采取一些幕后的行动,为百度的收购计划设置障碍! 到时候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和现在竞购AOL类似的收购战…… 隋波在和戈登沟通,想要收购DoubleClick的想法后。 却被戈登普及了一大堆并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听这么复杂,他不禁有点头大。 说起来, 隋波还真没cao作过,这种实质意义上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战”! 像之前“合并”腾讯,是未上市的时候; “收购”新浪,勉强算是上市公司并购…… 但一来,两家的运营实体都是中国公司,这种并购主要归中国商务部管,只需要SEC审核就可; 二来,当时易迅也没有其他竞购对手; 三来,易迅当时只是通过收购新浪部分股权,成为大股东的方式。 并没有全盘收购,不涉及对小股东的利益损害,所以比较轻松。 对此,戈登问了隋波一个非常直击要害的问题: “Bowen,收购DoubleClick,是一个必须做的选择吗?”。 他的问题代表的意思就是: 你衡量清楚投入和产出比了吗? 是否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得到DoubleClick? 是啊,收购DoubleClick是必要的吗? 隋波陷入沉思中…… 从现实的价值来看: DoubleClick上年的营收为1.5亿美元,而百度去年的营收也才1.35亿美元,两者的市值却相差了近20倍! 从这个角度看,收购DoubleClick的价值的确很大。 不仅价格超值,可以帮助百度立即提高营收,丰富产品线; 还可以帮助百度扩展在美国网络广告市场的渠道和客户资源。 而从长远的价值来看, 前世时,对于Google并购DoubleClick后的效果,评价不一。 虽然Google后来在显示广告领域,1年能获得超过25亿美元的收入。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 这其中至少有10亿美元是来自Youtube。 收购DoubleClick所带来的广告营收,并没有预期的高。 只能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收购DoubleClick,的确给Google带来了新的广告形态和更多的品牌客户。 而在Google以31亿美元收购DoubleClick后。 微软也以60亿美元收购aQuantive,雅虎以6.8亿美元收购RightMedia。 三大巨头随后在显示广告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尼玛,这是个主战场啊! 百度现在的小身板,在美国市场玩的这么大,是不是有点过了? 到底该怎么决策? 这又回到隋波对百度的核心战略布局上来了…… Google!Google!Google! 百度唯一的对手和目标,只有Google! 怎么才能遏制Google? 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因为在隋波前世,直到他重生前,Google依然如日中天。 回顾Google发展的历史,几乎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 无论雅虎、微软,还是后来崛起的Facebook。 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和Google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但是都没有能够丝毫阻挡Google一飞冲天的步伐…… 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 涉及到公司的远创始人战略思维和远见、公司文化、团队管理、创意人才、技术产品创新等等。 但有一点是所有人公认的: Google汇聚了一群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天才和工程师,始终都引领着互联网创意,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 人才,是Google之所以“伟大”中,最重要的一环。 隋波早在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