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战和 (第1/2页)
传奇1997第一卷帝大风云第三百二十章战和隋波最大的优势,就是“未来”视野。 这也让他在考虑任何问题的时候,不仅能够比所有人看的更长远。 最重要的是, 他能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用一句俗点的话来比喻: “很多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过段时间再看,也不过如此……” 这也让他每每遇到任何事,都有种令所有人惊讶的镇定和沉稳。 就如此刻。 隋波神情平静的坐在那里沉思,一点也不像张汝京等人,显得那么焦虑。 他先是回忆了这个诉讼案的整个进程、媒体曾报道过的一些细节。 看看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拿出来翻盘的; 其次,他在心里快速的过了一遍张忠谋的人生履历、台积电崛起之路。 分析张忠谋和台积电目前最看重的,和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什么是可以拿来做谈判筹码的? 第三,他在考虑,在不影响未来“中国芯”大战略的前提下。 中芯国际能够付出的最大代价和底线是什么? 最后,通过这次和解,中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和解也就意味着求和。 需要赔偿资金,甚至出让股份……,即使这样也只能治标。 只要中芯继续崛起,两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借这次“和解”的机会,获得早期的相关技术授权,来消除隐患; 暂避锋芒,通过划分市场和产品等级,让出一定的高端市场,来麻痹对手,积累技术,等待时机进行超越…… 这才应该是中芯真正的目标! 不过,除了帮中芯想办法解决这次危机外, 隋波考虑的更多…… 从家国情怀,国家大义上看,中芯是“芯片制造”最大的希望,必须保全。 但隋波同时也要为自己的产业布局考虑! 现在星汉还只是中芯的小股东…… 他本来是计划等到08年左右。 金融危机影响下,中芯股价大跌,同时受行业不景气影响缺乏资金,急需融资的时候。 他再重金投入,一举拿下大股东的位置! 一方面,避免大唐进来导致的内讧; 另一方面,彻底完成“星汉系”在芯片产业从设计到制造的全布局。 当到14年以后,大基金进入,他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这也是重生者的“毛病”之一, 总觉得任何产业只有自己的掌控下,发展起来才是最放心的。 而中芯国际又是非常特殊的。 因为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张汝京又是美籍,公司创始初期的资金来自全球各国资本,又在美国上市。 所以中芯国际完全可以视作一家外资公司,只是把工厂设在了大陆…… 典型的“白皮黄心”! 而这恰恰可以规避“瓦森纳”协定中,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 当中芯国际以令世人惊讶的速度,一连建了4座12英寸芯片加工厂之后,国企背景的华虹nec筹划了多年的第一座12英寸工厂,依然因美国技术封锁而胎死腹中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 就在去年12月, 中芯国际得到荷兰两家银行8500万欧元长期贷款合约,用于购置光刻设备。 是的,目前最先进的193纳米浸润式光刻机,中芯国际是可以马上买到的…… 换言之, 一直到十几年后的7纳米制程之前,中芯都不会存在芯片制造设备上的短板。 这就是必须保全中芯国际的重要性…… 只要技术研发跟的上,中芯就不会在全球芯片制造的升级步伐中掉队! 未来十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爆发, 光是智能手机的芯片代工,就可以让中芯获得充足的发展和研发资金了。 这就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才能推出高端先进制程,而高端制程又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和市场份额,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 这就是张忠谋为台积电制定的战略:“技术领先、制造优越、客户信任”。 当然,他在商战中, 最让人恐惧的是“大踏步技术创新、自杀式价格策略”,以及“跳空高开、隔代打击”…… 嗯,思路又飘远了。 隋波回过神来,一抬头,才看到张汝京等人,全都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不好意思,我想问题出神了……”隋波笑笑。 江上舟呵呵笑道: “没关系,隋总,我记得当初你就提过,台积电可能会再次诉讼。 现在来看,你的顾虑是对的……,现在的局面对中芯很不利啊! 现在这个情况,你有什么建议吗?” 隋波稍一犹豫,立刻让几人眼睛一亮,有戏! 谁知道隋波却又道: “是有一些想法,不过还不太成熟…… 我先卖个关子,等一会董事们都到了,大家再讨论吧。” 没等众人追问,隋波又转过话题,问张汝京道: “张总,中芯现在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如果这场官司打起来,你们有没有评估过,对业务的影响有多大?” 张汝京毕竟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不急于一时。 “今年到现在来看, 前三个季度虽然依然亏损,但是期内营业额继续提升了6%,已经超过12.5亿美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也有5.6亿美元。 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下滑的情况下,还是不错的。 只是因为设备折旧和摊销金额高达6亿美元,才没有能够扭亏…… 诉讼方面……,公司现在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生产和运营。 从目前来看,公司和主要客户、战略合作伙伴都在保持良好的互动,整体发展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 只是,我们需要尽快就诉讼事件给出回复。 不然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方面肯定会有反应……” 隋波点了点头。 亏损也正常……,芯片制造也就是这样,前期投资成本太高,当年台积电也是成立7年之后才开始盈利的。 只是这样一来,如果选择和解,赔偿金还是个问题。 其实在张汝京“疯狂建厂”扩张的背后,中芯的资金压力一直都很大。 除了上市融到的18亿美元之外, 这两年里,中芯的大肆扩张都是靠着贷款和政府补贴…… 中芯去年获得了中银6亿美元贷款,在帝都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扩充; 今年5月又和10家中外资银行签订了为期5年3亿美元的贷款,用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 6月又获得18家中外银行组成的银团6亿美元贷款…… 可以说,张汝京虽然是“建厂狂人”,对中芯迅速扩充规模大有助益。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非常大的债务和资金缺口! 其实就算没有台积电的诉讼, 今后这两年,中芯也会过的很辛苦。 一方面,是全国各处建厂后,产能过剩,全球半导体市场下滑又导致订单不够,亏了不少。 另一方面,明年dra内存)市场大崩盘,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