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装备火枪就叫现代化作战了? (第2/2页)
现在,他却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济阳城上的军队,战斗意识纵然比不上死在长安城下的骁骑卫,却也差不了多少。 换做任何一个诸侯的军队守济阳城,即便是天策府的军队,在这种火力攻击下,也绝对不可能坚持两天。 可吕布和他手下的三万士卒,不仅撑了三天,看这样子,还能再撑两天。 杜如晦能够想象,即便他们攻下了城池,吕布也会带着人退到城内负隅顽抗。 “天下诸侯,从来还没有人捉到过太子军的俘虏。” 杜如晦的声音有些嘶哑,沉声说道。 白起听到这句话,脸色微微一变。 杜如晦说的话,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可事实上确实如此。 天下诸侯之中,当真还没有人捉过太子军的俘虏。 虽然太子军与其他诸侯交战的次数屈指可数。 “看来三天之内,想要攻下济阳城,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白起长叹一声,语气有些沮丧。 三天攻下济阳城,乃是他定下来的战略规划。 只有完成了这个规划,自己下面的战略方才能够铺开。 谁也没有想到,只是这第一步,就遇到了这般阻力。 最要命的是,攻打济阳,还是他亲自带着主力。 “攻不下济阳城,并不是什么大事,击败太子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不然咱们也不会集结三十万大军前来。” 杜如晦皱了皱眉,心里涌起不详的预感。 “最主要的是韩信至今都没有派兵前来支援,好像直接将济阳放弃了。” 这也是白起所担心的。 从攻城那一天开始,白起就下令,让手下的传令兵,每隔一个时辰就给他通报埋伏在通往济阳路上的陈庆之的情况。 整整三天,陈庆之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探马撒出去无数,没有发现任何支援济阳军队的踪迹。 “韩信不是蠢材,自然知道咱们一定准备好吃掉他的援兵,因此方才没有派兵前来。” 白起有些感慨,最初他听杜如晦说韩信前世的事迹时,听到后世之人称他为兵仙,白起还有些不以为然。 此时此刻,他方才有些服气。 为将者,看穿对方的计策并不算什么本事,也不算什么难事。 但是拥有壮士断腕,明知不可为也不去为的魄力,却绝非一般将领能有的。 杜如晦跟着点了点头,道:“大将军说的没错,韩信既然现在没有派兵,那么自然是不会再派援军来了。在下在想,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咱们围点打援,他必然会围魏救赵!”白起没有丝毫迟疑,直接说道:“我若是韩信,如果不来支援济阳,那么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攻击济州,断咱们的粮草。” 杜如晦一愣,随后也跟着道:“大将军所想,与在下一样。只是在下并不敢那么肯定。” “我也不敢肯定,毕竟这一招实在是太凶险。一旦韩信派兵前去袭击济州,断咱们的粮道,这支军队便是孤军。” “派的兵多了,目标太明显,辗转不迅捷,咱们只要不着急追赶,调转回头,与济州的司马父子前后夹击,便能让他们全军覆没。” “若是派的兵少了,只怕粮道没劫成,反倒是护送粮草的军队吃掉。” 杜如晦深以为然,点头道:“就算这支军队由文渊亲自带领,一旦进入济州境内,便再也无法与后军及时联系,韩信就算想要将他撤回,也无能为力。” “嗯,所以这也是我并不担心的原因,韩信如果当真敢这么做,就算咱们攻下济阳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反倒可以直接东进,追赶太子。” “没错,只希望这位韩大将军能够想着至于死地而后生,拼一拼,搏一搏。”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期望道。 白起摇了摇头:“可能性不大。” 正说着,只听身后有人高声急报。 “大将军,陈将军有军情禀报!” 报信的士卒冲到高坡上,翻身下马,双手呈上书信高声道:“大将军,陈将军接到济州来报,说有一支军队约有五万人马,进入济州境内,陈将军已经带领着军队赶过去。” “什么?” 听了这话,杜如晦大感意外,韩信是傻了么,居然如此大胆。 居然真的使出了这招成功率极低的战术。 白起则是一脸的惊喜:“天助我也!” 说着快步上前,拿起陈庆之的奏报,细细看了,递给杜如晦道:“杜先生,济阳咱们可以放一放了!有庆之在,这五万军队必然是有去无回!” 杜如晦心中虽然觉得此时有些蹊跷,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到自己这边会失败的理由。 济州有五万士卒,还有司马昭和司马懿父子。 如今陈庆之的军队又赶了回去。 后面还有十万大军没跟上来。 韩信派出去的这五万孤军,完全就是前去送死的。 “大将军,事不宜迟,咱们还是快些去往青州吧!” 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杜如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有可能对联军不利的地方在哪里。 干脆直接不去想,有些激动的冲着白起建议道。 白起嗯了一声,冲着亲卫道:“传我将令,停止攻城,全军休整一夜,明日进军青州!” 军令一下,攻城军队像是退潮一般,从济阳城下撤离。 吕布看着远去的联军,一脸的不敢置信。 他们居然撤退了! 城楼之上瞬间沸腾起来,所有还活着的士卒全都高声欢呼。 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 看着远去消失在地平线上的联军,吕布脸上的欣喜慢慢的消失,担忧浮上心头。 白起突然撤军,一定是有更大的动作和目标。 这个动作是针对谁? 不是针对韩信,便是针对太子。 不管目标是谁,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只可惜自己被围城三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自己一无所知。 夜幕降临,吕布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营帐内。 就在他刚想洗漱好好的睡一觉时,突然有士卒来报,说城外有俩人悄声叩门。 吕布赶紧让这二人进来,不多时,两个普通百姓打扮,但气质绝非常人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二人身后背着两个箱子,见了自己,先是小心翼翼的将箱子放在一旁,而后方才躬身行礼。 “卑职太子帐下三等发报员吴禁!” “卑职太子帐下三等发报员苗胜!” “参见温侯!” “太子殿下可有诏令让你二人带来?”听到这俩人是太子的人,吕布连忙问道,一脸担心,唯恐殷诚出什么问题。 吴禁道:“温侯,殿下有令,让你即刻给大将军汇报济阳军情,配合大将军歼灭陈庆之部。” 说着一旁的苗胜麻溜的打开身后的箱子,将电报机组装好,拿起纸笔,冲着吴禁点了点头。 在吕布一脸纳闷下,吴禁道:“温侯,可以汇报了,大将军马上便能收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