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五五七章 院校教育矫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五七章 院校教育矫正 (第2/2页)

我们是干不下去什么的了。”

    温应星继续听下去,研究这些民国教育的新人类有什么不同胡筠说:“他们没有学到中国的价值哲学,也没有学到美国的价值哲学。因为他们认为不需要了,他们很会看问题了。不像你们,从小被教育的思维有一套礼。虽然不究竟,但是毕竟是一个自圆其说的系统。革命者不能自圆其说,但是他们不去理会。”

    温应星问:“这个怎么办?”

    胡筠说:“没有办法。我在一点一点灌输给官兵主流观点,学会思考根据,和有根据思考。你要想办学,必须有一套针对的哲学。这个你应该与国子监研究。”

    温应星说:“听说强系克莱尔社会教育基金有这些课题?”

    胡筠说:“是的。但是缓不济急。你必须在一周内能够拿出东西来,给那些混乱的革命学生,革命基督徒们矫正。”

    温应星整理了思路,他根据清华学校的现状,计划把清华军校定位为士官速成矫正训练。

    他要专门做革命思想矫正,招收军队中的士官们,然后批发给新新军做军官。

    胡筠很是赞同,他说强令庸在南洋,就是这样矫正军官。但是一问内容,温应星表示难以理解。

    这让胡筠也狐疑起来,她问:“你的矫正结果要达成什么目标?”

    温应星说:“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现在的礼节。”

    胡筠说:“但是他们的内心自由呢?或者说,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自由地活着,不受别人干扰。他们不革命,也就是不打扰别人。但不能说他们就一定要守什么规矩!”

    温应星说:“即使是美国,也是要守一定规矩的。”

    胡筠说:“我说的是价值观的规矩,比如我们要告诉学生们自由的价值,妥协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守什么忠君爱国的规矩。”

    温应星说:“你这是美国自由主义者那套,西点军校是美国自由主义反对的地方。”

    胡筠说:“是的。我说的不革命,可不等于让学生回到前三期的士大夫立场。规矩和维持规矩。”

    温应星说:“这是什么意思?”

    胡筠说:“他们不能总是漂浮不做事,总是指点别人的错误,这个是必须的。但在一定情况下,反对给自己的约束,这是对的,谈不上革命。你不能把他们手脚捆起来,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自由但不革命了,而是有了干正事的乐趣。”

    温应星说:“我还是想立下最基本的规矩,让他们少一些自由度。这个怎么衡量,我还要琢磨。”

    胡筠说:“你最好能够给出规矩的理由,和实践的验证。否则就是乱子。”

    温应星说:“可以。一个时期总是有一个时期的规矩。我认为这个时期还是要有一些规矩。”

    旁边的胡筠老公说:“好了。你们谈的很清楚了。我认为在上帝的看顾下,你们都会做的好的。”

    温应星不好意思再打扰孕妇,就告辞了。

    胡筠问老公他的看法。

    他说:“宗教是最大的规矩,所以你不要在意温校长有一些规矩。”

    胡筠摇摇头,不再说话。

    这些事情,需要动态的探索,谁也说不清楚的。但显然,西点军校,还有老三期陆军随营军官学校毕业生,也就是陆军大学,都是严格的规矩。

    但是强令庸严格禁止设置额外规矩来约束个人利益。如果要设置,要有严格的内部“立法”程序。

    强令庸的目的是防止军内肃反。

    但是温应星自己一个人就能决定给大家立规矩?

    也许自己也要成立一个研究部,建立一个大家都有好处的规矩?

    温应星与国子监代表聊了一下。

    国子监同意派出2个博士生,跟着他研究。课题就是这些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小学生,前后教育思想的对比。

    进而还有研究一些有益的规矩,来矫正革命思维的滥用。

    但在自由度方便,显然,温应星的士官校,与史迪威的烟台的参谋学院有了分歧。

    这造成了军内两个派系,清华规矩派,烟台自由派。

    后来形成了陆大三期元老派,与南洋英军参谋系的互相不满。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