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九九章 有失有得 (第1/2页)
599章西南过渡 李宗仁的会议进行了几天。【】 大家最后在马君武校长的整理下,形成了一个文件。 就是交出省政,军务给地方,保留一个军的兵力划给黄旭初的两省留守政府。 李宗仁决定自己去读书,研究军事国防。白崇禧决定去中央谋一个文职,不行就去北方某一个军职。 总之两人都不在南方掌军了。 黄绍竑是桂系第二号人物,与中央的关系一直不坏。但是他决定去天津读书,跟退役军阀们扎堆研究宗教哲学。 黄旭初是陆军大学四期毕业的,本身知识是很不错的。 所以由他处理后续的问题。 李宗仁等人讨论的理由就是稳定了地方,是还政于民的时候了。由人民选择主义,或者不选择主义。 桂系军官是几个系统整合的,因为都是低级军官一起奋斗的,所以都是广西陆军小学,归口武汉的全国陆军第三中学,然后归属保定的陆军军官学校。 最后是陆军大学,就是那个前三期叫陆军随营军官学校,是袁世凯办的,对大清朝廷隐形的,陆军大学。 只有黄旭初读完了陆军大学,回来参与马君武的省政府警卫部队。其他的都参与了广西争夺战,但是都不是一个系统的,大部分都互相对打过。 这是晚清民国的现象,同学都来自各个省,回去后在对战。 陆军中小学系统之后,还有各省陆军速成学堂,相当于保定的陆军军官学校,就是士官体系。李宗仁、黄旭初等人没有参加武汉陆军中学,直接从小学继续读广西陆军速成学堂,一贯制。 保定陆军军校这个军事系统很有意思,总是闹学潮。还排斥非陆军中小学体制的考生。 陆军大学则对于各地速成学堂的军事生开放。但是现在这个陆军大学被北方把持了,南方的陆军大学只好从头开始了,也不是很容易的,要有教官,教具,还有实习等等。 虽然是李宗仁等军头退出,但是省政还是完整的。 黄旭初的过渡政府一边调整警卫兵力,一边稳定地方的官员。这些官员还没有换完,还有各时期不同任命体系任命的县官。县官底下的官员则完全是县官自主了。 蒋中正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愣了一阵。自己好不容易赶走桂系军队,桂系却宣布放弃了省政,由地方自主。 学习阎老西,给自己一个眼罩带?自己是接收该省,还是不接收? 接了,没有什么好处,历来财政都不同意接受这个省;不接,那还是中央么? 蒋中正拿不定主意,就与自己的智囊团,也就是太虚哲学班的同学们讨论。 朱德说:“李德邻这是以退为进,这个穷省,他治理好了,没有功劳,会有埋怨。那我就还给民众好了。” 蒋中正说:“还给民众,你跟中央说什么啊?你就是辞职,然后选出一个省长就行了。军队教给中央就可以了。” 朱德说:“那还是要说一下的。国防问题,救济问题,财政问题,这都需要协调的。” 蒋中正说:“现在中央也是焦头烂额,拿什么去协调?” 朱德说:“但你不能不接啊。李任潮是什么意见。” 蒋中正说:“李任潮受到挑战了,他顾不上管广西的事情。他的三个省的广东军队还是各军长自己的。他想交,人家不听他的。现在广西这么一闹,广东就成了众矢之的。” 贺龙的防区离广西比较近,他是湘西,与夜郎国是一河之隔,紧挨着的。 他说:“这事情中央还是缓一缓,你看我们红军派人接手夜郎国部分,也就是贞丰县为中心的几个府。减轻广西警卫军的驻防压力。” 蒋中正说:“很好。接军事,不接政务。政务由地方自理,行政院派员指导。” 朱德说:“如果广西地方答应,我们派谁去那里,贞丰县,兴义府的地盘。” 贺龙说:“一个府肯定不行。贵州的周世杰,我还是了解的。他能管一个府就不错了。我看把都匀府,还有都匀两侧的黎平府、兴义府都划给红军防区,再加上百色府,庆远府,就是河池县、宜山县的地盘。这样的5个府,差不多也是一个郡的地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