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挑战赛_科举制奠基於隋唐时期,然其起源何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制奠基於隋唐时期,然其起源何处? (第1/3页)

    这是大二时写的,明显差过前一篇很多吧?

    ---------------------------

    唐(618至907年)制多承隋(581至618年)旧:中央为三省六部制、考选为科举制、经济为租庸调制与均田制。其中的科举制经隋唐时期的确立,期后再经各朝的不断发展,使科举制深深影响中国古代选吏方法逾千年之久,于是有言科举制奠基于隋唐时期。但是,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每项制度之变,也该有一可变的限度,总不能惟心所欲地变。」[1]一门制度不会无缘无故凭空而出,隋唐时的科举制出现必有其根源。

    何谓科举制?

    要寻找科举制的起源,必先为其下一个定义。钱穆认为科举制即是考试制:「考是指的考绩,试是指的试用。」[2]在此定义下,可把科举制理解为替政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制。

    刘海峰为科举制定下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制是指「分科举人」,即西汉的分科察举或制诏提拔人才的制度;狭义的科举制是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后,以考试来挑选人才的制度。[3]

    任立达和薛希洪所著的《中国古代官吏考选制度史》则说:「科举取士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一样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4]

    综合以上各定义,可以得知科举制是一门考试制度,允许一定数量的考生自愿地报名应考,供政府以成绩优劣取录。究竟在隋唐之前,有否存在与此定义符合的选士制度呢?

    科举制起源的不同说法

    在刘海峰的《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一文中,列出三种较具代表性的科举制起源的说法,分别是始于汉代说、始于南北朝说及始于隋代说。[5]

    在张希清的《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一文中,亦有四种说法,分别是始于汉代说、始于隋代说、始于唐代说及兼顾汉隋说。[6]总括而言,科举制起源走不出汉(西汉:前202至8年;东汉:25至220年)至唐的范围。

    始于汉代说

    黄炎培主张科举制始于汉代之说,在《中国教育史要》中提出:「如果真要说科举的起源,该说西汉。当时的考试制度,不早已分科射策么?但当时并没有全凭科举。」[7]其后,亦有徐连达及楼劲附和此说,在《汉唐科举异同论》中有言:「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唐代则系其完善期。」他们指出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汉代整个选士制度的取录过程具有全国性、统一性及取舍放留意义的考试环节。[8]

    察举制始于西汉文帝年间,到了武帝(刘彻,前157至前87年,前140至87年在位)时形成一套较具系统的制度,如举贤良方正(正直敢言之士)、孝廉(孝子与廉吏)、秀才(优秀人才)、明经(通晓经学)等。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至57年,25年至57年在位)时,察举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入了考试的元素,如举贤良对策、察孝廉试经、举试茂才、举明经课试。钱穆总结汉代察举制:「这一制度(察举制),于是会合有教育、行政实习、选举、与考试之四项手续而始达于完成。」[9]

    察举制的内容一定程度上附合了科举制的定义:全国性地分科举人,及后更由只举不试或偶尔一试改为所举皆试。

    但是正如张希清所言:「汉代的察举制度,举荐是第一位的,考试是第二位的。所以,不能说科举制度起源于汉。」[10]在杨学为主编的《中国考试通史》中亦言:「(汉代察举制)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而科举制则只重考试,考生来自民间,可自己决定是否报考。」[11]由此可见,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元素,与以考试成绩优劣来取录士人的科举制实大相径庭。

    例如,汉文帝(刘恒,前203至前157年,前180至前157)前元二年(前178年)的贤良方正等科及汉顺帝(刘保,115至144年,126至144年在位)阳嘉元年(前132年)的孝廉虽然实行对策一类的考试,不过只评高下,与选取无关,钱穆更称「对策祇是征询意见而已」。[12]

    另外,能参与汉代察举制的人数过少,或准确点来说,是普遍性不足。廖平胜所著的《论考试的功能与性质》中,曾说考试具有普遍的特性:「其(考试)使用范围和作用面至为宽广,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13]

    试以察举贤良方正为例,邓嗣禹的《中国考试制度史》统计了西汉举贤良(方正、文学)14次,举方正7次;东汉举贤良(方正)12次,举方正5次。此数据证明两汉时的贤良方正,短则数年一举,长则数十年一举。[14]由此可见,两汉的察举制与唐宋以后的科举制相比(唐科举每年一试;宋初每两年一试,英宗(赵曙,1032至1067年,1063至1067年在位)时改为每三年一试;明清时也是每三年一试),并未有足够的普遍性。

    始于南北朝说

    曹魏(220至265年)时,曹cao(155至220年)以陈群(?至236年)为吏部尚书,创立九品中正制,各州郡有大中正一人,其下再有小中正。此制度把人才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钱穆评说:「此制(九品中正制)仅为一时的救弊措施,如同某药治某病,病愈则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病起。」[15]

    魏书有言:「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辩姓氏高下」;晋书亦有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引起了两晋与南北朝(北朝:386至581年;南朝:420至589年)的高门士族及寒门庶族的对立。与此同时,不少学者都均认同南北朝时寒门的崛起乃科举制萌芽的重要因素。

    例如,任立达和薜希雄两位在《中国古代官吏考选制度史》中曾说:「在南北朝后期,随着寒人力量的扩大,出现了科举制的萌芽……寒门势力的扩大,势必要求改进仕进制度,要求改进九品中正制的呼声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