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82、隆隆鼓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2、隆隆鼓声 (第1/2页)

    廖化没有回应陈邵的约战,为了不透露山中的情报,他还扣留了使者。

    尽管没有带领主力下山,廖化还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进山的要害部位都追加兵力,增强了防御力度。

    廖化军主力没有轻动,在营里休息。

    到达前线的几个山头,廖化勘察了地形,检查了将士们的后勤保障,鼓舞了士气。

    廖化却没有采取实质性军事行动。

    求战无果,陈邵主动派人攻山。

    第一波进攻的吕蒙军,有五百人。

    陈邵似乎也没想过在一波进攻中取胜,主力在郭村营地休整,观望战局。

    兵力不足加上军心不稳,进山的吕蒙军只能集中兵力,层层推进。

    依托地形,利用陷阱,廖化军进行层层阻击。

    吕蒙军刚刚到达战场,士气正旺,虽然出现了伤亡,但是,部队向着山里推进。

    随着伤亡数量增加,进攻速度开始放慢。

    廖化军的阻击力度开始增强。

    除了正面阻击的将士,两翼的廖化军也开始行动,朝着敌人的侧翼发起进攻。

    吕蒙军先锋的攻势很快被挡住。

    廖化与关平亲自带队偷袭粮道和后路,吕蒙军开始转攻为守,而且,这支部队有被包围的风险。

    进攻不利,陈邵没有魄力动用主力,提前进入全面战争。

    陈邵派人召回了吕蒙军先锋,还派出部队接应。

    面对敌人的全力撤退,廖化和关平不约而同的让开通道,第一天白天的战斗,就这么结束了。

    夜晚,吕蒙军在郭村营地休息。

    陈邵很小心,为了防备廖化军下山偷袭,他在下山要道上部署了多支队伍警戒。

    分析了敌军的守备情况,廖化放弃了下山突袭的计划。

    确认敌人做好了防御准备,不会攻山,廖化命令将士传令全军,集合战鼓。

    战鼓全部部署在前线山头上。

    廖化准备故技重施,对敌军进行袭扰。

    如果陈邵跟随吕蒙进攻过房陵,那么,他一定会对廖化有更深的了解,可惜,他并没有。

    夜深人静,廖化认为时机成熟,命令将士们开始擂鼓。

    廖化亲自敲响了第一统战鼓。

    山头上的鼓声陆续响起,很快,隆隆鼓声回荡在整个山脚。

    廖化军将士提前得到提醒,可以放心安睡。

    吕蒙军将士却被惊醒了,山下大营冒出了大量火光。

    即使训练有素的队伍也很难在夜间稳定。

    即使,大军会面临炸营的风险。

    陈邵的士兵,成分更复杂,很多人没有从军经验,出现混乱倒也不奇怪。

    鼓声持续了很久才停止。

    吕蒙军一度派出部队,到山下巡逻,确认廖化军没有下山之后,才重新收兵回营。

    等了一段时间,廖化再次命令将士们擂鼓。

    有过之前的经历,这一次,吕蒙军反应速度更快。

    部队出营之后来到山口,当然,仍然无功而返。

    陈邵对鼓声的忍耐力远远低于吕蒙,没有给廖化第三次sao扰机会,连夜组织将士后撤。

    撤军的时候,陈邵没有忘记那些警戒山口的部队。

    主力撤退之后,警戒部队也随之撤离。

    连防守山道的将士们也统统撤离。

    得到斥候的反馈,确认敌人远离熊山之后,廖化组织部队,携带火把下山。

    将士们迅速对敌军营地进行焚烧。

    陈邵发现了廖化军的行动,带兵杀回郭村的时候,晚了一步。

    营地被焚毁,廖化军烧营部队也重新上山。

    吃亏之后,吕蒙军恢复了一些山下重点区域的布防。

    第二天,面对不利形势下,陈邵再度派人向廖化请战,廖化再次扣留了使者,陈邵组织部队攻山。

    从郭村搬离,陈邵不但要在更远位置扎营,而且,敌兵的进攻距离,更远。

    第三天,第四天。

    吕蒙军的攻势越来越弱,效果也越来越差。

    随着廖化军的防御战法成型,吕蒙军很难继续向山里推进。

    意识到前线战局稳定,将士们有了一套成熟的防御手段后。

    廖化把前线军务交给关平处置。

    回到后方,廖化检查了垦荒进度。

    申仪虽然把精力用在了夺权上,但垦荒任务却没有受影响,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尤其最开始的垦荒区,已经基本成型。

    只等春种时机一到,播种行动就可以开始。

    赶到现场的时候,将士们正在扩大垦荒规模。

    负责这部分军务的,是苏由。

    见到苏由,廖化肯定了对方的功劳,要求垦荒工作继续进行。

    同时,廖化给苏由下达了新命令。

    廖化要求苏由挑选几名意志坚定,聪明伶俐的年轻人,穿越熊山,前往上庸。

    这些年轻人有两个任务,首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