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82、隆隆鼓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2、隆隆鼓声 (第2/2页)

绘制山里的地图。

    确认哪些地方可以顺利通行,哪些地方有障碍物阻拦。

    所有可以存放物资的场所,水源位置,适合伏兵的地点适宜行军的路线,都要标注出来。

    绘制地图的最重要目的,是打通粮道,毕竟,粮食问题是将士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战事想要持续下去,单靠攻打城池,抢夺粮食是不够的。

    那时候,上庸的陆运,蜀地的水运,都是廖化军粮食补充的重要途径。

    廖化对熊山有一个大规模开发想法,但是,所有的想法都需要根据地图进行落实。

    除了派人勘测山里地形,进一步开展垦荒工作之外。

    廖化还给苏由安排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设计并且组装木牛。

    木牛是由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在未来的北伐中与‘流马’一同投入战争。

    这两件工具投入战争,有效缓解蜀汉北伐后勤压力,节省人力资源。

    木牛的本质是独轮车,加装了护板和刀刃后,兼具作战能力。

    廖化并不是木匠,前世对木牛也没有进行深入了解。

    但是,他参与过北伐,知道木牛的用处,也知道木牛的优点。

    巴东城战事的时候,为了转运粮食,廖化依靠解救出的俘虏和大批百姓,采用接力的方式成功转移了粮食。

    巴东战事的时候,廖化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的援助不及时。

    而且,及时解救战俘,获得了大量人力。

    廖化很难复制巴东战事的成功。

    不论是节省运力,还是加快粮食运输效率,借助工具,都势在必行。

    幸运的是,廖化并不需要自己去研发,诸葛亮的木牛完全可以拿来使用。

    难得可贵的是,山里有足够的木材,木牛的主要材料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至于工匠方面,廖化同样不需要担心,山上这么多青壮,即使现在开始培训,也来得及。

    把木牛的作用和制作方法告诉了苏由。

    前两条任务,苏由还有信心完成,听完第三条任务,苏由愣住了。

    廖化不得不仔细讲解,为了便于对方理解,用沙土做画板,树枝当画笔,画出木牛的大致形状。

    苏由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虽然提出了很多困难,但是,看到廖化态度认真,苏由也就没有坚持。

    结合图片,反复解释,苏由这才明白廖化的目的,承诺会安排专人研究。

    从苏由处离开,廖化找到了詹晏。

    廖化很关心这位助手的伤势恢复情况,毕竟军中已无人可用了。

    关平在前线,苏由负责后勤,廖化手下没有其他放心人才可用。

    忙于琐碎的军务,就没有精力制定作战计划。

    詹晏恢复的倒是不错,见到廖化之后,他主动打了招呼。

    詹晏似乎听到了不少传闻,“我听说,陈邵的部队准备攻山,不知道是真是假?”

    廖化点点头,把战事的经过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对方。

    听说廖化挫败了陈邵的进攻计划,詹晏长呼一口气,但还是进行了叮嘱,“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千万不能大意。”

    廖化点点头,“陈邵虽然很骁勇,但是,缺乏谋略,现在威信大幅下降,我认为,他的攻势持续不了太久。”

    话题立即被转移,“詹将军,你现在已经是伏波将军了,将士们的主心骨,可得赶紧恢复伤情,将士们还等着你呢。”

    詹晏听到后,立即试图起身,“我现在就可以上战场,还能挥舞长枪,杀敌报国。”

    猛烈起身似乎牵扯到伤口,詹晏露出痛苦表情。

    把詹晏按倒在地之后,廖化主动开口了,“说起来,我有件事想问你。”

    詹晏在本地任职时间更长,熟悉熊山地势。

    所以,廖化把自己给苏由下达的命令,转告了詹晏,“你认为,我的这个想法可行吗?”

    詹晏笑了笑,“廖将军,你虽然翻过了熊山,但不理解熊山的可怕。”

    “这里不仅有群山,而且,还有很多无人区,别说是绘制地图,顺利往返大营和上庸已经很困难了。”

    “恕我直言,熊山的险峻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很多地方,或许只能容纳一人通行,这些地方并不具备军事作用。”

    詹晏没有把话说完,但廖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熊山的大部分区域甚至无法容纳一个人通行。

    修出一条通道,直接通往上庸,不仅需要花费几年功夫,还得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

    廖化陷入沉思。

    詹晏的下一句话重新给了廖化希望,“这并不意味着廖将军的计划不可行,咱们可以想别的方法。”

    (抱歉啊,今天特别忙,只有一章,明天会补,不出意外,明天会上架,第一章肯定免费,再次表达歉意,抱歉。)

    (ps.本来第83章是免费的,不知道怎么变成了付费章节,很抱歉啊,想调整状态发现改不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