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_721的法则:7Xx2Yx1Z=事业成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21的法则:7Xx2Yx1Z=事业成绩 (第2/2页)

要的意义的啊。

    如你和马云先生站在一起,和马云一起创业,是不是比在村里和几个农民一起做田垄更有成功的机会呢?

    读书的时候看到这一样一个故事。民国,在快解放的时候,一个村里有两个年轻人。其中的一个私塾读的很好,又有秀才的父亲教导,加上亲戚中有人经商出国见过世面…从1的逻辑上来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优秀,可以在当时给到7分。

    另一个年轻人呢,家徒四壁,无亲友帮衬,无钱财读书,是不是可以给到3分。

    按照正常的逻辑,7大于3啊,但是世事多变,没有谁是上帝视角,更有预测未来的。尤其是一个较小的,更封闭环境,信息不通,流通不便,认知很难产生跨越层级变化的。

    这两个年轻人,面临职业或者事业的选择,家贫者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富家子弟去了南京在国民政府读书。解放南京的时候,家贫者以团长身份俘虏了民国政府的官僚。

    这就是平台,机遇的作用。我更喜欢称为“榜样的力量”,因为这是你学习谁,相信谁,就会向谁靠拢,就会模仿,就会选择同样的进步与发展的。

    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大学就业,公务员可以流动,但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是比较难得,当然不代表全然无机会。

    如阿里,腾讯,华为公司更喜欢同类的,共同认知的人才,看中一些互联网或者专业经历。

    甚至到家里亲戚朋友的发展,你愿意和家里有大学生的家里相处,家里也会有大学生;你选择和厂里务工者一起,多是打工者。

    你相信的人选择购房,你会很容易选择在大城市购房,读书与发展;而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他不相信你,不相信榜样的力量,他知道了消息,他也不会选择。这就是榜样力量的作用与亲情等无关,与相信直接关联。

    所以,一个对的榜样的力量很重要的。

    那如何选择辨别谁是“榜样的力量”,或者榜样的力量是怎么流动的呢?

    这里,个人认为:上进,努力,且靠近社会主流,社会最紧迫的力量是一种。

    同样,努力解决人类便利,社会发展问题的事情也是的。可以是科学,医学,可以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等。

    还有一个问题,识别了榜样力量,怎么接触或者靠近榜样的力量呢。如孩子们反问的一样,我也想认识马云先生,或者早点认识某老总等等。

    确实,你认识榜样的力量很容易,但是榜样的力量能直接作用你是比较难的。当然这里不是代表没有办法,关键是在你只是停留在想,还是为了想原因去做啊。

    插个话啊,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多么想在在房价3000的时候买,或者唠叨说我曾经有个机会3000买,只是那个时候不相信,看着现在30000万的房价在感慨。(房价只是举一个例子,不是完全代表)我是很少扯这个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人,还会在下一个事情上,下一个问题,下一个工作上继续这样,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种人“什么我都知道,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去做!”

    或者,是“我每一步都知道往前一步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每步都能踩错”。

    然后陷入到无尽的悔恨中,在烟酒中唠叨…

    这里,我们稍微概括一下,2的榜样力量给个20分。优秀的榜样力量,如优秀科学家导师,如马云先生,如企业家,如优秀的教师与医生,如果你能接触到尽可能去以此为榜样吧。这样的20分,上市老总15分,一般管理层12分,普通员工4-6分。

    想一想,再加上上面说的,学历 知识。

    同样做个计算:

    8*20=160分。

    6*10=60分。

    对比吧,如果第一个人160分,这个人是60分的收入的2-3倍,不是很正常的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