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1/2页)
雨塴村,在两人的闲逛中,也逐渐展露了它的真容。 其实整个雨塴并不算大。 比起飞莱寺都要小一些。 也许是为了赶在元旦到来之前完工,雨塴村有两家新建的民宿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而一些重新装修和修缮的民宿,也在做最后的收尾。 但是这些都夹在一起,整个雨塴就闲得有些热火朝天。 木材,钢材,砖块,到处都有。 甚至木材还能看得出来是就地取材的树干。 一个在装修中的雨塴,观感自然不能算好。 他们也只好把目光从建筑上挪开。 建筑看不成,那么就只能看人文和动物。 这里的原住民还是藏族,但是现在来到这里生活的人也多了。 主要还是开店的人多了。 从肤色就能看出来,本地人长期接受带着高强度紫外线的阳光照射,皮肤的黑色素会比较多,因此会显得黝黑。 而外地人哪怕来这里有几年的,但是一般都会注意保护自己,很容易就做出了区分。 高原地区,是最容易区分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地方了。 大家的生活都不算多么忙碌。 只是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偶尔看到一些散养的鸡,也引发了两人围观。 当然主要还是这些鸡很漂亮。 头是红色,然后渐变到脖子下的白色绒毛。 身上的羽毛是暗紫色,但是胸前是红色的,尾巴是孔雀一样的绿色。 一只鸡竟然都这么五彩斑斓。 村里的水泥路基本上是以游客游逛的区域为主。 但是李浔却显然不甘心只看现代化铸就的东西。 于是他带着李萌萌,两人走到了小路,这个时候,雨塴的立体感就出来了。 小路有的是土路,有的则是木头铺就的道路。 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上下可能会有其他路,但是有些高度。 于是如果想换去其他的路,就得从最原始的木梯爬上爬下。 这种神奇的体验也是头一回。 不过脱离了水泥路,雨塴的原始一面也就展露了出来。 黄色的青稞地被白雪覆盖,而藏族的建筑还是保留了不少。 长得像野猪的小藏香猪在围栏里跟人对望。 黝黑的眼睛甚至还带着些许疑惑。 驴具非常随意的丢在窗台上,藏族的老奶奶穿着藏青色的上衣,搭配红黄灰条纹的裙子,手拄着木棍随意的散布。 这里的藏族房屋,院门基本都没上锁。 直到李浔看见沿用了碉房结构的康巴藏式房屋,这才知道原本雨塴还是有保存得很好的建筑。 不过这样的建筑也让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的李萌萌给看懵了。 “不是这一楼里面全是养牦牛我能理解,但是它明明有二楼,楼梯呢?” 站在一道木框门旁边,李萌萌忍着空气中奇怪的臭味,看了看里面,却发现里面居然没有楼梯。 这就很费解了,没有楼梯,可明明二楼有人影。 李浔想了想,直接带着她找到另外一面。 一把长长的,超过5米的木头梯子很快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喏,这就是上楼的方式。” “啥意思?难道平时上下楼都靠这把梯子?” “那不然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