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收徒 (第2/3页)
“先生能否将此中原委,告知谷博士,好教他莫要再为难学生,这样齐楼便没有理由将谷博士撤换掉。” 钟博士再次驻足,停在九层台阶前,一口答应道:“可以,但先生有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楚冬青不曾多想,也很爽快地回答道:“先生有何问题,但问无妨,学生定不相瞒。” 钟博士笑道:“你何时食气成功的?” 楚冬青听罢,满心讶然,愈发觉得先生不可思议,但旋即又垂下头,如同犯了错的孩子般,低声道:“学生并不是有意隐瞒先生的。” 钟博士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安抚道:“先生并没有责怪之意,把头抬起来,此乃好事,当高兴才是。” “先生,何时发现的?”楚冬青好奇道。 “去年腊月初一,一阵猛烈的寒风破窗袭来,满堂书本翻飞,场面十分凌乱,唯独你不动如山,书案上亦是安然不乱,那时先生才初见端倪。”钟博士笑了笑,继续说道,“之后,先生也曾有意无意地试探过,最终才断定你已食气成功,成了一名炼气士。 至于你隐瞒的苦衷,先生自然明白,一位遭同窗嫌弃,且不被瞧得起的人,如果突然有一天咸鱼翻身,凌驾于他们之上,成为需要被仰视的存在。 迎来的,往往不是祝贺与羡慕,而是更加的厌恶。 先生虽没有揭穿你,但并不代表先生觉得你的选择是对的,正如你口中的齐楼一般,好心未必干的就是好事。 你是一根修道的好苗子,先生作为你的道师,眼睁睁见你荒废自己,甚觉痛惜。” 楚冬青脸泛愧色,低声地解释道:“学生自食气以来,有瞎捉摸着修行,且每日不辍。” 钟博士无意责备,虽说修行在个人,但没有师父的点拨指引,无异于闭门造车,况且没有师承的炼气士,很难修炼高深的道术与道法。 他很清楚,楚冬青所谓的修行,只是简单的驭物之术罢了,连道术都称不上,不管如何苦练勤修,也难为突破其桎梏,除非他能自创道术。 但自创道术何其之难,国教太玄宫,作为晏国道统,已有近千年,但掌握的道术,也不过百数,史上自创道术者,最年轻的也过了半百之龄,所创道术,还是一门最低等的末流道术。 一根好苗子泯没于无人知晓,钟博士无话可说,但被他发现了,就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这株好苗子,还是他本就器重之人。 “那且让先生瞧一瞧,你修行的成果如何?” 钟博士已经打定了主意,若楚冬青表现太糟糕,他便要插手后者的修行,收其为首徒,令其拜入太玄宫门下。 楚冬青问道:“先生可是要试炼学生?” 钟博士颔首示意,环顾四周,眼前只有两棵古木罢了,当即便冒出了一个想法,但细思之后,又觉得不妥,那个法子对楚冬青而言,太过勉强。 楚冬青见钟博士陷入沉思,心中反倒生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想法,开口道:“先生,学生有一法子。” “说来听听!” “将这两株大树当做书册,叶子当做纸张,先生化气机为风,撼动树叶,学生如去年腊月那般,抵住劲风,让叶片纹丝不动。” 钟博士一开始想到的,也是这个法子,但太难了,楚冬青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气海,去支撑他将气劲地落到杂乱无章的树叶上,还要力道要掌控得极好,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有叶片掉下来。 当他听完这个想法后,内心十分讶然,因为这是一个巴蛇吞象的法子,口气之大,像极了自称狂人的楚常青。 但眼前的少年,虽与楚常青相貌相近,但兄弟俩的性格却截然相反,一个张扬,爱说豪言壮语,一个守拙,谨慎不妄言。 他很清楚,楚冬青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震惊之余,他愈发好奇,楚冬青的实力究竟到了怎样的地步。 “你且去树下,在这,你会更吃力。” 楚冬青立在树下,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钟博士旋即运转气机,随意一震袖。 忽然清风飒来,轻柔似水,吹得满树枝叶簌簌。 楚冬青全神贯注,体内气海澎湃,气劲附着在每一片树叶之上。 前一瞬还微摆不止的枝叶,霎时凝滞,这一刹那的光景,目睹之人,只觉时光停滞了一般。 钟博士眉眼含笑,虽然才刚开始,但楚冬青仅是自学,就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他的确下了苦功夫。 只见他大袖一荡,劲风呼啸,吹得人眼难以睁开。 郁郁青青的古木上,老嫩叶芽纵横,陡然猛烈一颤,十余片娇绿,不堪蹂躏,于浩浩强风当中,翩然落下,画面诡谲。 “不错!”钟博士不吝赞美道,少年有这般造诣,不单得靠苦修,还要有不俗的天赋才行。 欲试良玉,还须猛火。 钟博士抬手奋力一挥,袖中风如镰,所过之处,杂草割裂飞舞。 苍木之下,少年峭立独秀,孤身似旌旗。 风掠过,旧衣刿,只见落木潇潇,但转眼又依稀,一地零碎,却多是乱麻。 钟博士见状,敛袖收功,神色愕然,惊叹道:“什么傲雪花,这分明是株凌云木!” 楚冬青一脸疲态,习惯地自我菲薄道,“自己还是太弱了,一场简单的摸底试炼,居然弄得筋疲力尽。” 当他瞧见身上的白苎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