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夫子_五、收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收徒 (第3/3页)

,已经散落成一地乱麻,忧愁之色浮上脸庞。

    楚家清贫俭朴,少年的衣袍,皆是兄长遗留下来的,兄长的衣物本就不多,又因尸骨无存,设了一座衣冠冢,就更少了。

    以至于少年一年到头,也就两身换洗衣物,如今毁坏了一件,难过虽说不上,但终归不是滋味。

    白苎制的麻衣,哪怕珍藏起来,时日长了,也容易腐朽老化,何况这还是一件旧衣呢?

    只不过,儿无衣,娘难眠,今后的日夜里,害了眼疾的老娘,又要拖着病躯,不分昼夜的挑灯纳新衣。

    一念至此,少年就于心不忍,有些后悔,没听娘亲之言,莫要在人前逞风头。

    只因这次提出试炼的人,是钟博士,所以他不想藏拙,倾尽了全力。

    钟博士已经来到少年的身边,歉然道:“待会,先生赔你一件新衣服,若你穿不惯锦衣,便给你买一件麻衣。”

    楚冬青很想婉拒,但一想到娘亲,却很难开口。

    钟博士猜到他的心思,譬解道:“凡事不能一昧只求自己问心无愧,也得顾及他人感受,你那麻衣虽已老旧,但终归是先生损毁的,赔你一件衣衫,对先生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这种小事又何必让先生自责呢?”

    “学生蒙昧,谢过先生开解。”楚冬青也不矫情,行礼谢道。

    钟博士招呼马车过来,笑道:“上马车,去买新衣!”

    钟家马夫眼窝子浅,在此等候自家公子,只觉刚才莫名刮了一阵妖风,瞧不出其中的不凡。

    车厢内,钟博士问道:“你也该说说,你究竟何时步入食气境的了?”

    “十岁!”楚冬青如实回答道。

    “十岁?你十岁那年,我才教你们吐息心法,也就是说,不到一年,你就成了炼气士,十岁的炼气士,纵观在晏国,乃至整个定今洲十六国,也是史无前例。”钟博士笑道。

    楚冬青欲说道:“其实先生授法的当月,学生便食气成功了。”

    钟博士哑然失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这是一枚天生道种,绝不可任其埋没。”

    “你平日都是如何修炼的?”

    “干活!”

    “干活?”

    “对,家里要干的活太多,自从步入食气境,借助驭物之便,学生可以更轻松,更快地忙完家里活。

    四年下来,活干多了,驭物之术运用的愈发得心应手。”

    “世间万般奇技,神乎其神,皆始于手熟,此理言之轻巧,却行如积土垒山,篑篑艰辛,鲜有登峰造极者。”

    钟博士满心感慨道,但有些话却又止于齿间,堂堂大司马之子,十岁便有干不完的活,在这世子皆贵的晏国,是何其讽刺。

    “你应该知道,驭物只是炼气士的基础之术,而炼气士强大之处,在于道术与道法,要修习法术,就必须拜师于道门。”

    一座道门的根基是否深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门派内的法术,只有掌握强大的法术,门派才可以兴盛,所以任何一个门派的法术,是不允许外传的。

    食气境的修士,在修炼法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专研于驭物术,一方面是为了拓宽丹田气海,另一方面算是为了将来的修炼而筑基。

    比如齐楼,哪怕已经是太玄宫的弟子,但也没有急于修炼法术,而是循序渐进的将基础练扎实。

    但楚冬青的驭物之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今他修炼一门末流道术,已是高屋建瓴,远比一般人来的容易。

    楚冬青只知道门法术的玄奥精妙,却对自身的实力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以为自己离修炼法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殊不知,他的基础之深厚,以齐楼的天资,也至少要修炼个三年以上,但是,齐楼肯定不满三年,便会开始修炼法术。

    在许多炼气士眼中,过于沉yin于驭物之术,无异于舍本逐末,轻重不分。

    所以,几乎没有人会将驭物术,精进至这般地步。

    “在修道方面,你的天赋极好,先生萌生了收徒之意,先生知道,你有顾虑。

    但先生要告诉你,你有龙马之才,应当上青云才是,若自困于厩中,终将沦为rou马。”钟博士语重深长道。

    楚冬青沉默不语。

    钟博士不急一时,转念道:“你回去好好思虑,只要你愿意,随时可拜先生为师。”

    ......

    孝字桥头,马车停了下来,楚冬青拜别了钟博士,便下了马车。

    街道上,行人逐渐稀少,但悬榜的小亭处,却观者如堵。

    楚冬青已经穿上了新衣,他从榜亭路过,对人群视若无睹,对悬榜也毫不好奇,但无意间,还是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关于悬榜的事。

    “谁吃了雄心豹子大胆,杀人就算了,还敢投尸汝河,那可是诛三族的大罪!”

    “说不定是自杀,贫苦家的孩子,家里人死光,活不下去了!”

    “这可不是自杀,我听说,这是命案,还跟经丘书院有关呢!”

    楚冬青默然地走着,并不关心悬榜之事。

    路上总有一些行人,见到楚冬青之后,便会稍作停驻,很礼貌的朝他微微一笑,或是朝他哈腰行礼,更有甚者跪地敬拜,而这些人无一不是贫苦百姓。

    楚冬青很清楚,那些人表达的敬意,并不是致给他的,而是给他的父兄,更多的是给他父亲楚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