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之境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2页)

    阮大铖顾谓徐维业道:“《尚书.尧典》云:诗言志,陈梦熊有廓清宇内之志。”

    徐维业道:“圆海言过其实,今观我大明四海升平,八方宁靖。惜其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阮大铖回道:“不然,去年夏至有白莲教妖人刘天叙妖言惑众谋反,时传金陵城外有反贼万余人攻城杀官,留都九门白昼禁闭,不准出入,阖城汹惧。虽最终擒得刘天叙为首者四十九人,却惹得丰城侯不满功劳太薄,竟想大肆诛连、杀良冒功。”徐维业嘿然不语。

    此时,赵之龙已被家丁从马下救出,小腿骨折已包扎好,乘担架抬至陈梦熊前感激流涕道:“多谢世兄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必有后报。

    陈梦熊言道:“是天不欲绝赵兄,借我之手救赵兄,我怎敢贪天之功。”

    汤国秨亦道:“兄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朱国弼也说:“弟弟乃贵命之人,必能逢凶化吉。”

    徐、阮、汪等人亦一一好言宽慰。汪十四对陈梦熊道:“陈兄是我所认识人中最为艺高胆大,尤其所用佩刀更是锋利异常,我一直喜爱兵器,可否请陈兄借我一观。”陈梦熊欣然答应,解下佩刀递与汪十四。汪十四接过拔刀出鞘,一抹寒光迸射眼前,似一泓秋水映人纤毫,寒澈逼人。汪十四连声赞道:“好刀、好刀。不知是何人所铸?”

    陈梦熊笑道:“刀名朱雀,遵苗疆风俗,在我出生时,外公、娘舅家的亲戚各送铁一块,由铁匠锻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我生日时取出冶炼一次,至十六岁时铸好此刀,送与我。”

    汪十四叹道:“难怪此刀能斩熊如杀鸡。却是历经一十六年,千锤百炼而成。”众人旁听,皆叹服。汪十四爱不释手,把玩不止,满脸不舍的将朱雀还给了陈梦熊。

    徐维业却道:“已到申时,我等中午打猎只在马上将就吃了点干粮,喝了点冷水,现在我已饥渴难耐,且之龙新伤,不宜行动,大队人马行动迟缓,回到金陵时,城门必已关闭。不如,我等去这牛首山弘觉寺歇息一晚。”

    朱国弼也道:“弘觉寺为牛头禅宗祖庭,寺里的月德大和尚素来佛法高深,医禅精绝,可请其为之龙诊治。”

    众人遂决定前往弘觉寺。因人数较多,决定留下多数家丁、健仆在此附近有小溪处扎营,处理猎物,明日赶早自行回城。只携了妓妾,宠姬、用惯了的家丁、家奴一同前去。陈梦熊只带了阿夷等家丁三人,其余九人留宿此地。众人骑马来到了弘觉寺前,纷纷下马,抬头望见只见山门四个大字:“弘觉禅寺”。踏入山门,早有知客前来将众人迎往寺内,众人沿着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正佛殿、左观殿、右轮藏殿、后佛殿、宝塔一路参拜游玩。赵之龙也不顾腿伤,执意礼佛布施。陈梦熊随之游玩,见林木葱郁,花草鲜艳,殿堂壮丽,佛像金碧,亭台优雅,楼阁别致,和后世寺庙比之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弘觉寺塔矗立在牛首山东峰南坡上,登塔远眺,远近风光一览无遗。知客将众人带入寺后香客所居院落。徐、赵、汤、朱四人随从、姬妾人数不少,各包了一座院子。阮、汪二人和随从四五人合住一院。陈梦熊和家丁等人住一院落。少时,一和尚携药箱自来给赵之龙诊治。陈梦熊和其他人一同聚在徐维业院里喝知客送来的热茶、吃了素点心,才觉稍稍果腹。此时,赵之龙亲随过来禀道:“诸位公子,我家少爷喝了山药粥、吃了药,已睡下了。”徐维业应声知道了,让其退下。

    汤国秨道:“想来之龙的伤势已无大碍。望他早日康复。”众人皆点头称是。

    徐维业道:“天色已近黄昏,等会儿我等的健仆会将今日的猎物烤制好送来,我等就在此欢宴如何?”

    朱国弼抱怨道:“可惜有好rou,无好酒。”

    徐维业笑道:“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朱国弼皱着眉嫌道:“我可不喜市井小人喝的烧酒。”

    徐维业道:“知道你嘴刁,此次打猎前,我已早早请阮兄安排了戏班子和美酒、美食住进了弘觉寺,准备围猎后的庆功宴。”阮大铖含笑附和,众人皆大喜。

    时已傍晚,在徐维业院前空地上,健仆点亮灯火、奚奴忙着将早就准备好的佳肴、美酒、干果、蜜饯盛上碗碟,走马穿花般的送上桌子。戏班子正在布置道具,设置戏台。如此大动干戈,煞是热闹,自是惊动了左邻右舍,寺里的和尚亦远远窥探,不敢过来。弘觉寺方丈月德大和尚听闻监院、知客禀告徐维业等喝酒、吃rou、听曲,干扰居士休息,触犯清规。因对方身份高贵,请方丈出面交涉。

    月德思索再三,暗道:“我寺是皇帝敕封寺庙,我等也有领国家俸禄,是为宫僧。也为金陵城里众太监的百年安葬之地。对方虽是勋贵子弟,也不可扰乱佛门清净。”说道:“且随我来。”众僧紧随方丈,一路疾行前往徐维业院处。未至已闻锣鼓喧天,听曲子唱的是《宝剑记》,讲的是林冲得罪jianian党逼上梁山后,又领皇恩归顺的故事。月德来到徐维业等人前,众人此时正喝的酒酣耳热。汤国秨见月德等大声叫道:“大和尚,我请你喝酒。”说完让小奚奴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