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这种恶劣行径,必须死! (第2/2页)
位又一位贵族站了起来,都对此发表了自身意见。 温和些的对李斯破口大骂,激烈些的直接要始皇帝噶了李斯。 他们在用对李斯的强烈激烈情绪,表达对始皇帝的不满之情。 他们百分之百确定是始皇帝想要推行此事,想要集权。 取消世袭制,李斯后人也不能继承其爵位,需要继续奋斗。此举既得利益者不是李斯,而是始皇帝。 此时此刻,嬴成蟜杀三大世家的事被他们暂且放下。 事有轻重缓急,嬴成蟜那把秦剑还没有落到他们脖子上,但始皇帝这把秦剑却已经划出了鲜血。 “够了。” 始皇帝一声压抑着怒意的话语,让在场本来闹腾的场面瞬间平复下来。 “朕是来听尔等于秦之计的,不是来听尔等互相攻讦的。” 不大不小的话语声,让高台下的臣工都住了口,等着始皇帝接下来的言语。 爵位,到底世袭不世袭? 陛下是固执己见,还是被吾等劝服? “李斯。” “臣在。” “丞相事务繁忙,汝将廷尉一职交由廷尉正,安心于相邦府做事。” “唯。” 陛下改变主意了,爵位保住了。 一众人等皆是松了口气,心中泛起喜色。 拿掉李斯的廷尉一职,名义上是要其安心做丞相,实际上就是惩罚,这透露出的信号就是偏向于贵族一方。 李斯重回坐席。 始皇帝扫了一眼高台下,道:“杂事已毕,谁来告诉朕,如此着急寻朕,所为何事。” 若是始皇帝第一句话是这么问,现在起身的贵族定然是数不胜数,就像是之前一众贵族反对李斯时那样。 但在始皇帝刚刚被一众世家劝服,答应不取消世袭制的情况下,一众世家贵族你看我,我看你,都想让对方站起来。 政治讲究的是平衡,权谋更多的是利益交换而不是你死我活。
贵族们刚刚通过努力奋斗,夺回了他们本就拥有的世袭权力,他们都不好再对始皇帝开口要对其弟严惩。 哪怕他们最开始就是如此想的,但是此刻就是不好张口。战场上攻城掠地,胜的越多越好,官场上却不是如此。 如果出现一个只赢不输,从来索取不吃亏的人。那这个人不是拿皇帝当傀儡的权臣,就是当皇帝傀儡的孤臣。 权臣,孤臣,都会死。 咸阳殿陷入了诡异的静谧,廊柱上攀附的金龙闪烁着金光,不知道眼前这群人类在犹豫什么。 不行,那竖子必要解决! 百里家家主百里城看周边无人有站起迹象,一咬牙就要起身。 在这些世家家主中,百里城是最想要弄死嬴成蟜的,他离孟家实在是太近了。 嬴成蟜一日不死,他百里家就一日有可能步三大世家后尘,是以他是第一个坐不住的。 “尔等无事,朕倒是有事。” 始皇帝等了十几息,见下面百里城有起身动作,缓慢开口。 百里城本来抬起的屁股又坐下了,他不想直接和始皇帝硬顶,等一会没关系。 “朕闻皇后亲诉,言说三大世家作jianian犯科,窃取国财。触犯秦律,按律该夷三族。已于昨日为李斯捉拿,带至廷尉府就地正法。” “陛下!” 百里城脸色煞白,霍然站起。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从始皇帝的语气,已是要将这件事盖棺定论。 如果三大世家之死是正常的,那么执行者嬴成蟜便是无罪。这一次三大世家死了,下一次就是他百里家。 其他贵族们也都脸色很不好看,显然和百里城一样想法,差别只是他们没百里城那么着急。 “朕,还未说完。” 始皇帝冷冷盯着百里城,直将想要一股脑说出事实的百里城吓得腿脚发软,险些坐倒在地当众出丑。 “百里城,是朕先说,还是你先说。你是要等朕,还是要朕等你。” 噗通~ 百里城再也站不住了,立刻跌坐在地,急忙成跪伏状。 “臣失礼!臣失礼!” 若是后世王朝,或许是一句臣该死,臣罪该万死。 秦朝没有这种口头禅,他们怕始皇帝当真。 多年未上朝的老将蒙骜内心对始皇帝反应很是意外,但不耽误他以手肘捅捅身边孙子,稀疏白发低垂。 “你这鸟人怕个甚!昨夜让乃公去找陛下,此事便有蒙家之功!” 也不知道是谁跑去国尉府拦人被打晕,蒙家本就是军功顶点,此等功绩不要也罢。 求稳的蒙毅一边腹诽,一边一脸佩服地看着蒙骜。 “还是大父高明。” 始皇帝冷目制止百里城检讨,继续言说。 “长安君嬴成蟜受刑于咸阳狱,其门客欲救其主闯廷尉府,行叛逆之举,以王齮为首。依秦律,王齮及嬴成蟜门客,皆当斩。长安君嬴成蟜身在牢狱不知外事,故轻之,囚于咸阳狱一生不得放之。夺其国尉,相邦之职。” 若是最开始始皇帝是这么宣判,一众贵族肯定不满意。 昨日不是一两个人亲见嬴成蟜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带头杀人,而是数千城防军和一众世家贵族探子。 这种恶劣行径,必须死! 但在此刻,本对嬴成蟜受罚没指望的贵族们却觉得,这个处罚好像能接受。 现在让一众世家犹豫的点,就是嬴成蟜手中有他们的黑料。 变卖废旧武器,盗取国库的,不只是三大世家,而是以甘家为首的咸阳所有世家。 三大世家被以这个借口杀掉,来日是否他们也会被以这个借口杀掉?嬴成蟜所作所为到底是自愿,还是始皇帝授意? “上卿甘罗,经查明无犯事也。为孟甲坤,白飞,西术三人栽赃陷害。盗国库者,仅孟甲坤,白飞,西术及其一干族人。散朝后,廷尉即刻释放甘罗。” 始皇帝一口气说完了这段话,不等其下众臣作何反应,看着还跪在地上的百里城。 “百里城,朕说完了,该你了,何事要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