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一 多一个选择 (第1/2页)
“下官皇城司密探胡风,见过两位统制官。” 于文罡带着怀疑问道:“尔可有凭证?” “身在敌营,如何敢带凭证?”胡风笑道:“统制可传信皇城司,自有说法。” 于文罡说道:“且不论你身份如何,只看你临阵倒戈便是大功一件,且去甄别兵将,余者押后再论。” 胡风拍着胸脯说道:“统制放心,我与杨六混迹此间两月有余,脸面都熟,定不漏下一个军官。” 胡风混在元营,说来也是一番故事。 招揽杨阶节失败后,胡风并未离开临安,而是继续潜伏,后来偶遇杨六,冒险表明身份后说服杨六加入了皇城司。 然后,两人被强征入伍,成了新附军一员,胡风凭本事混成了百夫长,便把杨六提拔成了十夫长。 元军四个阶层,以蒙古为首的异族兵地位最高,其次是北地汉兵,新附军与民夫都是炮灰。 半月填壕与攻城死了两万民夫,新附军死了两千多,北地汉兵死了百十,元兵仅仅死了七个,是以民夫营会炸,胡风也敢挑动新附军叛。 待到中午,林景熙领着一千兵赶来,帮着收拾俘虏与缴获。 总计击杀四千余,其中一半死于踩踏和自相残杀,另一半中又有一半为蒙古兵与北地汉兵。 活捉的,包括胡风收拢的新附军,有三千余,另外一万余逃散各处。 缴获的粮草只有一千石,甲胄两千多套,兵器一万五千余。 宋军自己伤亡千余,多为帖木儿本部所杀伤,可见元军悍勇。 待到傍晚,全部撤回城内,将俘虏中的军官与兵丁分开关押后,三人招来胡风,商议该如何处置。 胡风说道:“都是自家兄弟,当然是编入军中。” “不妥。”林景熙说道:“他等家人都在江北,为元虏控制,恐怕不敢上阵。” 朱焕说道:“放回也不妥,元虏不会轻饶,亦或再次驱赶上阵。” “充做苦力亦或杀了同样不妥,毕竟是和元虏放对的,算是半个同僚。”于文罡说道。 胡风能有什么好建议?只能试探着说道:“不若传信中枢询问对策?” 只能如此咯。 城中没有鸽铺,先发快马去新昌,然后放出信鸽,当鸽子扑腾到温州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因为不是紧急军情,鸽使收了信先送给枢密院,陆秀夫看了后去找皇帝。 到了校场,就看到赵昰正在练武。 陆秀夫走过去行礼后说道:“陛下,嵊县捷报,朱焕夜袭元营,大破之,嵊县之围已解。。” “好!”皇帝龙颜大悦,接过奏报。 朱焕先出,于文罡随后接应,民夫营哗变在意料之中,胡风暴起却是意料之外。 无论如何,于文罡就用了一发天雷,比计划的少了太多。 赵昰把战报递给谢力,道:“暂停训练,全军集结。” “唯。”谢力应下。 不一刻,全军集结完毕。 “将士们。”小皇帝昂首挺胸,说道:“嵊县捷报,统制朱焕领五百壮士夜袭敌营,大破元虏,虏将落荒而逃。” “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一声呼喝,全军响应,众少年都是兴奋不已。 “然,我军亦伤亡过千。”赵昰给大家泼了盆冷水,继续说道:“非止元虏悍勇,其实也有王师训练不足之缘故。 是以,尔等当勤学苦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朕知尔等心怀忠义,不惧生死,然朕以尔等为肱骨,亦望尔等享太平。” “臣受教,谨遵陛下教诲。”谢力带头回应,众少年以“陛下万岁”回应。 白说。 热血方刚的年纪,根本没有死的概念,只觉得能杀敌就行。 皇帝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