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内歌行_第三章 北魏昏君拓拔隽 暗流涌动有几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北魏昏君拓拔隽 暗流涌动有几家 (第1/4页)

    弯弯的月儿随着夜色爬上了高博门的楼顶,灰青色的瓦片泛着丝丝白光。

    静谧的夜晚笼罩在这座宽大无比的城池,一望而去,白天热闹万千,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因为宵禁,何人敢冒着打板子的杖刑去瞎闯。

    高博门的城楼之上,直插夜空的飞檐雕刻着两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雕像。城楼上的士兵开始换值,亮闪闪的长戈寒芒惊人,一身黑色的甲胄,威武而透着冷气。

    只听见几人低声交流着什么,有说有笑。一位什长上前将胳膊搭在守卫的一位伍长的肩膀上,又说了几句什么,脸色突然变的阴冷起来。

    一守卫士卒突然看见挂在屋角的月亮之上闪过几个黑点,一时疑惑,但突然就在一声“动手”中倒在了血泊之中,被一刀人抹了脖子。

    那伍长一惊,刚想喊叫,却看见城外道道白光闪烁,密密麻麻的军队如山洪般向城门涌来,那森森白光,分明是在月光之下闪着寒芒的一把把刀剑,这一愣,立即就被这什长一刀捅进肚子……

    那什长一抽长剑,站于城楼之上,振臂高呼:“将士们,乡亲们,隽帝无道,欺压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昏君视我等如蝼蚁,抢我妻女,杀我父兄,此仇不报,怎能生居天地之间。我们要推翻暴政,接回自己的亲人,不要害怕,冲进皇宫去杀了昏君,杀”这位什长一臂而呼,声声怒吼。

    “杀,杀,跟皇帝老儿拼了……”

    “杀,杀进去让昏君把我娘还回来......‘

    人群之中,群情激奋,有披甲挂剑的将军,有身着布甲士兵,有裹着头巾的男子,有撸起袖子的妇女,有紧握锄头的六十老汉,更有挥着竹棒的十岁孩童,为了自己五年不见的母亲,jiejie。

    这一战,只为活命,无命而活,官逼民反。

    什长率人打开城门,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如洪水般涌进,带着声声怒嚎,拼命向皇宫紫萱门冲去,不知为何,原本戒备森严的皇宫大门此时却是大大的开着,几百米的距离,骑兵几乎第一时间就冲了过去。

    此起彼伏的杀声在内城的东边不断地响起,城中百姓纷纷拿起菜刀就加入了人群之中,此时,内城西边却是格外的安静,静得诡异,静得可怕。

    内城的西城,处于最中心的一处府邸气势恢宏,大气而内敛。府邸之上,写着“贺兰府”三个大字。

    贺兰府,内院。

    一人身着黑甲蓝袍,腰间配着一把宝剑。一路小跑,急匆匆进了一间书香小屋,古色古香,匠心独具。

    “爹,杨家攻进来了。”(激动)

    眼前之人年过花甲,但却是身体魁梧,气质出尘,精神焕发。

    这人正是北魏八柱国家族之一——贺兰家,家主贺兰闻举。

    贺兰家自先帝朝起便是满门忠烈,世代为将,举国无双,北魏国自建国起,历代贺兰家先祖,对外开疆扩土,南征北战。对内镇守南疆,勤王救驾。可以说,北魏国有着今日的繁盛,与贺兰家有着不可分割的缘由。

    兴平元年,拓拔隽荣登大宝,迎娶了先帝表兄贺兰闻举之女贺兰君倾,并封为皇后。一时间贺兰家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拓拔隽又借贺兰家的势力除掉了与自己一直对立的八柱国中纥骨氏余族,大野氏余族,丘穆陵氏余族,尉迟氏余族,步六孤氏余族,五族。其后八柱国中独孤氏族,与大高氏族归顺拓拔隽。大高氏改为高氏向拓拔隽俯首称臣。

    二十年来,坐稳江山的拓拔隽开始过河拆桥,已经除掉了李、王几家。而如今,就凭功高盖主的贺兰家,只怕早已是拓拔隽的首刀目标。

    贺兰闻举也是驰骋沙场几十年的老将,怎会不知此理。所以早在五年前就退隐朝堂,不问世事,但皇帝却不知让步,反而频繁打压贺兰家族,一为了延续家族,生死存亡。二为了百姓安康,安居乐业。贺兰家,杨家,钟家三家联手,计谋在十一月十八日,里应外合,推翻拓拔皇族,杨家亲率军队攻进陇崴城,钟家此时已在东城率军逼近皇宫。

    但在此之前,贺兰闻举还是犹豫不定,手中的令箭时时不肯发出。这时见儿子来报,心里的顾虑一下子烟消云散。

    贺兰闻举神情激奋而复杂,手中令箭甩出:“传令诸将,即刻发兵,攻入皇宫,诛杀昏君。今时不待我,贺兰家是守卫北魏万民的贺兰家,而不是昏君手中刽子手。走。为开百年今后之太平,哪怕违背祖宗遗训,我贺兰家也义不容辞。”

    说完,贺兰闻举披甲上身,威风凛凛,手中宝剑一握,与其子一同大步走向前院大堂。

    大堂之中,数十几位武将,身披重甲,个个气势如虎,威震八方。

    见后厅走进三人,贺兰闻举身居首位,其后二子随之。

    众将半跪而拜曰:“拜见贺兰大人。”声如龙象,气势汹汹。

    贺兰闻举一手握在宝剑之上,一手背于身后,呵道:“将士们,我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的就是守护我北魏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永不遭受战乱之苦。可如今我们的百姓却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边疆百姓易子而食,惶惶不得终日。今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遭受昏君的残暴统治,百姓不再遭受永无止境的战乱之苦。我们的剑锋也是时候该再次出鞘了,为这万世太平,不诛昏君,誓不回转。”

    众将:“不诛昏君,誓不回转。”这道声音传入高高的九天之上,冲散了层层浓云。

    贺兰闻举长剑出鞘,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