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内歌行_第三章 北魏昏君拓拔隽 暗流涌动有几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北魏昏君拓拔隽 暗流涌动有几家 (第2/4页)



    “进军——”

    众人拥簇着贺兰闻举走出大堂,月色之下,贺兰府里里外外早已是兵马如海,严阵以待。

    一时间,贺兰闻举的自豪感极其蓬勃,气势冲云。

    突然,房顶之上传来嗖嗖的破空声。贺兰府外杀声通天,甚至有一颗颗火球向着贺兰府飞来。

    贺兰府笼罩在一片箭雨之中,贺兰府的军队一时没有防备,顷刻之间就倒了一大片。

    贺兰闻举见状,连忙指挥军队进行反击。

    巨大的火球砸下,贺兰府一片火海。

    自高空俯视,皇宫之中突然冲出一队数千人精锐骑兵,他们无情冲向高博街道,手起刀落,屠杀平民。起义军中,血rou横飞。仅凭杨家这点微末的兵力,终究是难以抵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一瞬间队伍就被冲散。后方百姓几时见过这等屠杀阵仗,纷纷往回跑去,谁不怕死,谁都怕死,一时间,队伍一乱,不知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拥挤的踩踏之中。

    慌乱跑到高博门的百姓眼睁睁看着突然关闭的高博门失魂落魄,绝望无比,可后面要命的羽箭却是丝毫不留情,深深扎进他们体内,顿时毙命。

    陇崴城中,除了,西城的几处地方,几乎到处都是喊杀声与惨叫声,一片火海,地狱人间。

    但皇宫此时却是格外的宁静,只是……后宫的一处宫殿之中,火光冲天,哀声四起。

    东城边的一处三层楼阁的房顶上,几个人看着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一个个原本安居乐业的百姓被士兵用长枪刺成了一滩滩血泥,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

    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将手紧握在屋顶的一片砖头上,越捏越紧,啪的一声响将其捏的粉碎,大喊一声:“我忍不了了。”

    长剑出鞘,身化为一道紫光冲入军队,剑光一闪,一瞬间,几百名士兵就化成了阵阵血雾飘散在空中。

    突然其来的变故让还在屠杀百姓的士兵纷纷停下了脚步。见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在冲锋中化成了碎块怎能不怕?一大群连忙向后跑去。见少年还要出手,一人纵身从房顶跳下连忙上前阻止。

    少年道:“师兄,为什么。”(怒吼)

    这阻止之人正是张锡极,阳山十二玄者的第十一位。

    张锡极道(怒):“你这样杀一方救另一方,与这些屠夫有何区别!”

    少年道(声音越来越大):“他们杀人,我是救人,怎能一样。”

    张锡极连忙呵道:“休要胡言,下界之事,自有定数,就连玄门圣贤都不得私自插手下界之事,似你我这般微末的蜉蝣之人,更何其论?”

    少年低头(委屈而无奈):“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杀嘛!

    张锡极看着这少年,一把将其搂住:“相信师兄,我有办法救他们。”

    说完,张锡极一跃而起,向着军队的中心飞了过去。

    士兵看着飞翔在天空中的这个人,无一不惊恐。几个将军看着悬浮在空中的张锡极,久久不能言语。

    张锡极突然开口:“我乃天上神灵,夜神大仙是也。尔等凡人见吾,还不速速参拜。”

    众人一听深信不疑,连忙下跪参拜。

    百姓见此更更连连磕头,大喊神仙显灵救世。

    张锡极看着军队,语气冰冷的开口,而下面听众谁还感觉不到这位神仙的怒意滔天。

    “尔等凡夫俗子,胡搅蛮缠,惊动了本仙,该当何罪。但本仙慈悲为怀,不忍见杀戮。尔等速速停战,否则天神降罪,让尔等下十八层地狱。”

    张锡极见无人回应,冷哼一声,无人不胆惧。只见他一掌拍出,掌风猛烈,狂风大作,吹得人仰马翻,轰隆隆声音让人产生短暂的耳鸣。众人回头一看,远处的一大片建筑已经轰然倒塌……

    寻常人何曾见过这等神仙手段,连忙喊大仙饶命!

    张锡极又是一生气,冷哼一声:“尔等既为凡人,本应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如今刀剑相向,引起老天降罪。可知否尔等胡乱冲杀,那这城中岂无尔等父母,若让他人误杀,如何是好”

    众人闻言,这才醒悟,连忙道:“大仙恕罪,我等知错。”

    张锡极道来:“本大仙不忍生灵涂炭,故特来渡化。今日之罪,不会追究。如今北方多战乱,为避祸端本仙指引你们前往西南方,陵州,南越之地,虽然遥远偏僻,但本仙会在暗中守护你们前往,若是好生开发,自会成为一片乐土。”

    众人连忙磕头道谢,感谢大仙指引之恩。

    张锡极又道:“尔等安心前去!本仙自会在三年之内,让尔等与亲人团聚。”

    众人闻言,无不感恩涕零!

    张锡极:“为军之道,在乎守一分安宁,而非乱一方太平,望你们今后好生守护好你们的族人,今日见本仙之人,皆是有缘。本仙日后有大恩泽降于尔等,故,切记不要将本仙述与他人知晓,以免福泽落空。切记,遵本仙之言,即刻动身,休要再生事端,本仙去也。”

    说话间张锡极一个御剑飞行,但却故意在原地留下一团白烟在空中飘荡。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深信不疑,连忙罢手言和,互相拥泣,痛心疾首。

    东城之中原本有着十几万的百姓在钟家的带领下起义,城外的百姓则由杨家率领下起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