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乱码 (第1/2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失去了神秘感的年代,未知的面纱被撕得粉碎,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可笑的是,就算是那些可以自称为现代神话的都市传说,也开始逐渐步入曾经古老传说的后尘,被揭示的一干二净,成为了毫无价值、容易遗忘的废料。 就如同我眼前这一小片带着金属条的塑料片一样,这个被称为卡带的存储器里原本记录着一个名为《灾祸森林》,一场关于破除诅咒的传奇冒险,但是现在,等待着解析的一串代码而已。 《灾祸森林》距今四十年前发售的一款ARPG游戏,在发售之初就因为独特的玩法而风靡一时,被认为是后世同类游戏的标杆。后来由于某一个早已不可考证的玩家的胡乱按键,游戏中埋藏的一个彩蛋被发现,又一次引发了玩家之间的讨论,并且激发了更多玩家发掘游戏彩蛋的热情。在那个电脑都还没办法看视频的年代,能掀起这样的热潮属实罕见。我并非是当初的第一批玩家,但是在我的童年也有幸在记不清几十合一的大卡带中有幸玩到过这款游戏。虽然当时只能靠着山寨厂商的机翻猜测游戏的玩法,但是这个游戏别具一格的风格还是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些影响力巨大的事件总能引起各种各样的人的讨论,信息的不流通和解释的缺乏就又容易让人去怀疑这些大事件背后是否有着某种未知而不可告人的事情。如此便是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人都往原本正确的叙述里添入一些“未确定的细节”或者“合理推测”,然后所谓的都市传说便这样形成了。 《灾祸森林》自然也逃不出这个命运,尤其是其本身众多的彩蛋更给这些传说提供了丰饶的土壤。至少就我小时候,听说的就有什么隐藏关卡、二周目真结局之类传闻。因为在那个不长的暑假里,我一个也没有尝试出来过,所以对于这些传闻我个人其实是不怎么相信的。在网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个游戏的辟谣和彩蛋触发教程,甚至是将这个游戏的数据全部解析出来进行分析的,通过将一切破坏殆尽的方式解答疑问,收获了答案,但问题也变得毫无价值。 如果说我想要弥补儿时未能见到彩蛋的遗憾,我只需要在浏览器上输入简的几个字就能在瞬间得到几百万条相关的答案,如果是想亲自尝试,免费的ROM资源更加方便,完全花费近万元从海外邮寄购买这张全新未拆的正版初版卡带。虽然就现在看来,我当时大概是出于一时冲动和手头刚好有一个能用的游戏机,但还有种可能是我对于这人生的第一桶金没有更合适的安排。辛苦一个月得来的工资除去生活所需,我根本不知道该拿所得去交换什么东西。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我的确未能从我的工作中得到任何东西,自然也不可能用金钱去交换。存钱确实是个好习惯,可现在为时已晚,如果想要把这张卡带卖掉可能得和它前任拥有者一样等上三年,还会因为拆封而贬值。 要不尝试一下验证那些都市传说?一个奇怪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是平时,这个念头肯定对我毫无吸引力。没有神秘和未知指引的探寻与追求毫无意义,只会带来一模一样的大失所望。但是在今天我已经在书桌前盯着这张小小卡带后悔了一个下午,取到那个巴掌大小的快递盒时甚至有些绝望的情况下,这个念头也还算可以接受。 很幸运的是,我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将卡带里的数据导入电脑里,所以只能通过最朴实和原教旨主义的方式来验证——玩游戏。 搬出旧电视,接好游戏机,打开电源,插入卡带。曾经让那个小孩无比激动的动作被我重现,但我的心中却并无太多的兴奋可言。我不是再是那个孩子,那个孩子身旁没有所谓攻略和答案,只有一听还冒着冷气的易拉罐可乐。 游戏第一关的流程并不长,难度也不高,主要是帮助玩家掌握游戏内的一些基本cao作。尽管已经很久没有玩过这类游戏,凭借着攻略和记忆,我还是能够顺利通关。但是这次我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通关,根据攻略所写,在第一关时要在商人那里购买一个叫做裁信刀的道具。这在游戏中是个基本没有存在必要的道具,唯一的功能是阅读游戏中和剧情相关的信件。玩家的武器长剑也拥有这样的功能,长剑还是在一开始就能领到的道具,所以裁信刀可能根本毫无用处也说不定。 按照攻略所说,这个裁信刀将会在第三关派上用场,可以让我提前打开一个“拆不开的信封”,然后获得一段开发者留言。在一众彩蛋之中,这算是相当简单的一个,只要稍微有点好奇心,就有可能发现这个没有用处的道具。 事实本该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