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首辅_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同求逼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同求逼诗 (第2/3页)

朵花,满桌的人便来传花,最后鼓点停时花儿在谁手里,那人便要写出诗来。

    这个叫做《传花令》,做得出全桌皆饮独作者不饮,若做不出则持花者自罚两杯,是个需急智的玩法。

    第一通鼓点响起,却如雨点潇潇、绵绵不绝,众人正奇怪,鼓点忽然止住了,却是教谕大人刚捧到花还未及递与周知县,笑着起身道声「献丑」,然后去桌边写就,当场念:

    一桥横跨碧波间,两岸青仓入画帘;

    流水浪涌白鱼跃,篷舟过滩已向前。

    众人说声好,皆拿起杯来喝了,鼓点又起。这次却似马蹄得得,不疾不徐,正当人懈怠之际却戛然而止。

    赵重弼回身笑骂:「这猢狲,竟不看顾主人的!」说归说,还是起身去取了笔来,想想,却是写了两首:

    其一:

    古县枕江水,上有跨云桥;

    山向锦峰起,天连塔影遥。

    其二:

    江水跨云去不回,白萍红蓼满汀堆;

    巨鱼衔尾何人辨,惊散鸬鹚雪一杯。

    众人齐声喝彩,都道赵大人才思敏捷竟有两首,令人佩服。第三通鼓落到了周知县身上,他笑着起身向大家作揖:

    「本官来安仁不久,旧桥、新桥都见到了,却令人感叹这世事的变迁、人间造化,谨以小诗记之。」说完自去写了,有小厮捧起大声念道:

    斜风漫过跨云桥,一路秋蝉送客轺;

    却忆去岁今夜里,青光遥映旧江桥。

    「好!」赵重弼先叫了声:「端的是进士风范,情、景俱佳,这将吾比下去了,吾自饮再自罚一杯!」说罢便真个饮了两杯,喜得周知县连连谦逊,忙又为他斟满空杯。

    接下来花儿落到个本地乡绅手里,他因一时想不出只好自饮了两杯。再往下是周歆的:

    春色满江桥,千门柳万条;

    美人初学舞,稚子亦随潮。

    张平「咦」了声,说:「只以为主人家生财有道,却不意一首小诗竟然如此生动有趣,难得、难得,我这杯喝得一点不亏!」说罢哈哈笑着与众人都饮了。

    花朵儿再度

    传递,却不曾想那打鼓点的小厮淘气,鼓点高高低低、时紧时慢,倒像是与众人玩笑般,恰好张平接到手里时便住了。众人便安静下来,听他的诗,乃是:

    青峰江水绕柴门,几处牛羊散远村;

    两岸白波明钓艇,三五古树护篱根。

    跨云新桥连古堑,锦峰佳气郁郁深。

    重关锁钥千门启,自今桃源颂天恩。

    「嘿,真不愧是天子身边出来的人!」李丹心里叫了声,回头却见刘喜在台阶下张望着不进来,便踅过去问:「阿喜为何不进屋?」

    「算了罢,咱一个残疾的身子,何苦叫他们笑话?」刘喜苦笑。

    「你不是识字么?」

    「字是识得,这上头咱可不擅长。」

    李丹低头一想说:「这也不好,你若不回席,他们以为你有意失礼,传扬出去不好听。再说那上面还有老赵,看他面子你也不好一声不响地回房去罢?」

    「这……,这倒也是。」刘喜咂嘴。

    「不如我替你做一首,你且记牢了,到时可以拿出来应景。完了你再告说不胜酒力,那样既不失礼,且又随了大伙儿兴致,两相便宜。如何?」

    刘喜一听巴不得这句,赶紧拱手:「三郎相助,真贵人也。后必有报!」

    李丹便在门外教他背熟了,好在这家伙聪明,一遍就会,高高兴兴进去。

    果然众人见他回席便叫起来,刘喜忙告罪:「确实不胜酒力,耽误功夫长了些,恕罪、恕罪。这样,我先自罚一杯,作了诗再回房去休息。诸位看这样可好?」

    大家听了自然无话可说。刘喜便先饮了,然后去那文房四宝前拿起笔,装模作样地摇头晃脑一番,就着刚才新背下的记忆将诗写出来。然后丢开笔,拎起纸自己念道:

    秋来天堑成江河,跨云新桥卧横波。

    绿树连云鸠唤妇,网收荡桨鹭惊鹤。

    「诶,小刘不错呵,没想到你还有两笔刷子嘛!」赵重弼惊讶地拍了下桌面。

    「承蒙夸奖,不过在下实在有些撑不住了,告罪、告罪!」刘喜年纪小,生怕再多说两句露馅,赶紧辞出来。李丹便叫陆九,赶紧唤刘喜的伴当进来扶他去自己的小院。

    谁知他这里一张罗被张平看到,叫声:「不好了,咱们在这里耍得快活,却忘记今日的新爵爷!快拉进来请他作诗!」

    李丹听到哭笑不得,回头说:「既这么说,诸位该贺我才对,怎反过来要在下作诗?」

    张平不管,吵着要听诗。李丹无奈被他扯着坐回原位,朝大家拱拱手:「三郎年轻,才疏学浅,比不得各位。

    这座上少说也有两位进士、一位举人老爷,丹的诗拿出来岂非贻笑大方?且急切间哪来的文思?我可不是那曹子建,就连你们几位的本领也是没有。

    不如这样,先将我前些日与湖匪夜战,破敌归营时写的那首献出来,好歹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