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章 打包一个皇太极的头!皇权不下乡(8K二合一!) (第5/5页)
/br> “可是这些当地的胥吏,他们没有上升空间,并不会调走,故而这些胥吏往往被迫,或者主动成为地方宗族的代表,这些胥吏常年在地方横行,早已变成了实质压榨百姓的磨盘。” “一个王朝传承的时间越久,地方的‘胥吏集团’所拥有的力量就越强大,久而久之,地头蛇足以压倒新上任的强龙,朝廷派来的官,反倒是成了空架子。” “本是良政,传到了地方,直接变了样,很可能成为了剥削百姓的刀子。” “而偏偏这些胥吏在百姓心中,所代表的却又是朝廷,是皇权。” “你说百姓,恨得是谁?” “如此,国家有变之际。” 话音,点到即止。 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谁也不是傻子,听到这里就已经是明白了。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刘邦是怎么起家的? “仙师的意思是,这帮胥吏不受朝廷监管,却又是打着朝廷的旗号在民间压榨百姓,所以必须将这些胥吏,纳入朝廷监管之中。” 阿标接着季伯鹰的话,开口说道。 得以看出,阿标现在上课,已经是能够完全跟上节奏。 这话一出。 在座的一众天子储君都是皱起了眉头。 全国各地的胥吏数量,比之官要多不知道多少倍,一个县有编制的官,知县、县丞、主簿、典史,除了这几个之外,其他乌泱泱几百号人都是外包合同工。 考核这些官就已经很头疼了,若是再加上这帮胥吏,工作量爆炸。 “这是一件很繁杂的事情。” “但,这又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你们也不必过于着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想建立这般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的是强大国力的支撑,等你们的白银扩张计划进行到了一定阶段,等你们的国库充盈到足以支持做这一切,再开始实施。” “谨记,不可急躁,急躁适得其反。” 季伯鹰扫过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再三叮嘱。 随后才继续开口。 “接下来,都听好。” “我会说几点你们要做的,但是更为具体的,你们要根据各自时空的实际情况,在民间做了摸底调查之后,再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记住,走入民间,实地探访。” “没有走访,就没有发言权,敢想敢干,实事求是。” 话音落,众天子储君都是带着凝重的心绪。 “一,将胥吏中的吏,纳入朝廷俸禄体系,统一管理。” 给与一定的身份认可度,这些吏才不再完全是地方宗族的代言人,而是多少会心向几分朝廷。 至于胥吏中的胥,依旧可以用外包身份。 “二,构建胥-吏-官,三层升阶体系,给底层的优秀胥吏一个能够向上提升的通道。” 胥吏卡死在地方,一旦为胥吏,这辈子基本都是混吃等死,基本上都是满脑子的想办法鱼rou百姓,而构建这一套体系之后,就有了向上空间,多少都能筛出一些经受住血与火考验的优秀同志。 有层次,有上升空间,才有工作动力,才有内卷。 “三,在各级官衙设立接受百姓检举胥吏的专司,同时于都察院设立十三道巡吏御史,专门负责巡察各地胥吏。” 自古以来,庙堂上设立监察的这个部门,都是针对大老虎。 殊不知,烦人的苍蝇才是真正扰民的存在。 正所谓,阎王好说,小鬼难缠。 拍死这帮苍蝇,才是大快人心。 比如你们村的书记。 老朱听到第三点的刹那,眼睛一亮。 举报这件事,他熟。 老朱为了让百姓勇于检举官员,曾下过严令。 但凡是举报者,只要手中拿着《大诰》,各地官衙非但不能分毫阻拦,还要一路好吃好喝的供着,简直就是公费旅游。 以至于后面很多百姓压根就不是为了举报,而是为了蹭吃蹭喝,进京见世面。 久而久之,这个制度就废了。 老朱的做法,太过了,而且没有一个制度体系来约束。 在这第三点说完之后,主堂陷入了沉默。 稍许之后,老朱首先开口了。 “兄长,这就结束了吗?”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又扫了眼其他人,淡淡开口。 “当然没有。”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胥吏本质上是地方宗族的代表。” 季伯鹰言罢,折身在这宣纸之上,再一次写下了四个字。 「地方宗族」 “真正的核心,在这里。” “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究竟什么是地方宗族。” 众天子储君都是眉头紧皱,目光凝落在宣纸上的那四个字。 “一句话概括:朝廷担不了的责,我来担,朝廷没法干的事,我来干。” “这就是地方宗族。” “本地头蛇,皇权特许。” ———————————— PS:今天早上孩子呛奶比较严重,跑了一上午医院,更新有些晚了,抱歉兄弟们。 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