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一九七七年 (第5/6页)
多年一家前往老许的老家。 省领导来了,市里和县城的领导,全都惊动了。
最后,一条小小的山道,汽车规模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七辆。 光是大卡车,就有十辆。 山路崎岖,实在是难以前往目的地。 这都花了两天时间,还没见着老家的影子,太辛苦了。 “老康,往后可能要麻烦你一件事了。” “老许,您说。” 康时清恭敬地说道,却没发现许多年嘴角抽搐得正厉害。 他才四十岁而已,居然成为了老许? “我计划拿出一百亿港币,投资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一条从白云城,直通我们老家的水泥柏油路” 嘶! 听到许多年的大手笔,康时清人都傻了。 连开车的警卫员,和副驾驶的警卫员,瞳孔瞬间地震:这么豪? 在康时清身边当警卫,两名警卫员,可不要太清楚一百亿港币的购买力。 虽说只是价值五十亿人民币左右,但也绝对不算少了。 反正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天文数字。 “老许,你还能拿出来这么多钱?” 康时清反应过来之后,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许多年摇摇头: “老康,经济问题,你可不能简单地看待,我说拿出一百亿港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这一百亿港币,肯定不可能全部都是钱。” “而且,修建一条公路,少说不得要三四年?甚至是五六年才能修好?” “眼下上面已经换了天地,往后肯定是要发展经济的,老康啊,不要怪我多嘴。” “对普通老百姓更好,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要用对方法。” “为什么要发展经济?自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孩子能上学,出行方便.” “修路可致富,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想必你是深有体会的吧?” 一路上,许多年聊了很多。 他对康时清这位老朋友,是非常看重和喜欢的。 对方十分尊敬他,这不仅仅是之前就建立的关系,更是因为双方合作过很多次,算是非常牢固的利益关系了。 可以说,没有许多年的话,康时清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坐上现如今的领导位置。 三天之后,许多年一行人,终于是来到了目的地。 位于江北镇的西水村,一个江边的小渔村。 小渔村很落后,总共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妥妥的小村子。 许多年一行人的到来,把西水村以及附近的小村子都震惊到了。 人太多了! 汽车也太多太多了。 小豆包她们瞪大眼睛看着,这里就是爷爷和父亲当年待过的地方么? 这个时候,就显现出身体好的优势了。 老许和周红梅是硬撑着,并没有喊累。 可即便是在车里待了三天多,小豆包她们完全没有什么影响,下车之后,依旧生龙活虎。 连许梦瑶这个小家伙,也是精神头不错的样子。 “八叔公?” 老许满脸激动,走在最前面,看到了前面的一个白发老头,忍不住试探性问道。 “你是谁啊?” 白发老头有些疑惑,明明挺眼熟的,可愣是喊不出名字来。 “八叔公,是我啊,阿根!” 此刻的老许,已经泪流满面了。 三十多年了,终于再次回到这片故土了。 幸运的是,刚进村子,就看到了当年那个熟悉的小伙伴。 八叔公明显愣住了,随后微微激动了起来:“你是阿根?” 七十多岁的许树根,和快八十岁的八叔公,虽然两人差着辈分,但确实算得上是同龄人。 村子不大,也才二十多户人家。 这么小的村落,孩子少也是正常,那么相隔七八岁,还能玩一块儿,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西水村的老人没有几个,除了八叔公之外,就还有四个老人了。 更多都是年轻人和小孩。 尽管只是二十多户人家,但基本上每一户,最少都有四五个孩子,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有七八户左右。 因此,这会儿,围观许多年他们这群人的小屁孩,足足有三四十人。 找到了西水村,也见到了八叔公,许多年一家,算是完成了寻根问祖的任务。 当然了,接下来的事儿,可还没有完成。 在村子旁边,许多年一家安营扎寨。 然后通知县城这边,可以抓紧时间送来一些水泥砖块之类的,先完成祠堂的修缮工作。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先完成祭祖再说。 祠堂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修缮过了,瓦片破碎了一小半。 地处南方,常年大雨瓢盆,且伴随着龙卷风,祠堂变成如今的模样,也是很正常。 除了屋顶需要修缮之外,还有就是祠堂的水池,也都是黄泥块。 因为水池里有个泉眼,这处泉眼,在每年春夏暴雨季节,就会爆发。 喷出大量的黄泥水,水可以流走,但留下来的黄泥,就堆积在水池和附近了。 这些都需要清空和修缮好才行。 好在随行来了不少人,加上许多年一家人,以及西水村村民的协助,不到半天的功夫,这些就已经完成了。 小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