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三子封王!完了,霍光办砸了这事 (第2/3页)
大将军知道,霍光也不再遮遮掩掩,道:“就是此事。” “陛下要封三位皇子为王,但是不好直接公布此事。” “所以让我去游说朝堂上的三公,让其在朝会上,上奏此事。” “等三公一一上奏过后。” “陛下就能勉为其难地同意此事,于是,封皇子为王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同时也能拱卫太子的地位。” “哦。” “舅舅可能还不知道,兄长之所以上奏这篇谏言,主要还是因为皇后娘娘找兄长说的这事。” 听到霍光的话。 大将军卫青深深地皱着眉头,以他的性格,向来不愿意参与这种政治上的事情。 封三子为王啊! 这事太大了。 思考了片刻后。 大将军卫青疑惑的问道:“霍光啊,十年前,陛下弄出推恩令,本意是为了削弱各地王侯的实力。” “现在为何?” “又要封三子为王呢,这岂不是有所冲突?” 闻言。 霍光也是无奈道:“舅舅,这没办法啊,推恩令是为了削弱各地王侯势力,这些王侯只是陛下的兄弟或者宗亲。” “皇子是陛下的儿子。” “如今太子已立,陛下能给予这些皇子的,最好的东西只有封王。” “自古以来,水往下流。” “陛下肯定是要为自己的皇子们着想。” “而且,也正如舅舅所言,与推恩令有所冲突,这才需要三公在朝会上,率领百官向陛下奏请此事。” “于此。” “陛下才能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地为三位皇子封王。” 经过霍光的一顿解释,卫青差不多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于是。 他点点头,说道:“好,此事我已知晓,现在我就去书写奏章,明日朝会,我便向陛下奏请此事。” 闻言。 霍光这才点头,道:“有劳舅舅了。” 卫青没多说什么,与霍光交流完,便去了书房写起明日要奏请的谏言。 看着舅舅离开。 霍光这才对任安说道:“少卿兄,刚才本侯与大将军交流的话,你也听到了吧?” 任安闻言,当即摇头道:“不不不,我什么都没听到,请博陆侯放心,这事决不会从我这传出去的。” 霍光哑然失笑,这任安理解错了自己问他的意思。 任安见霍光发笑,便道:“博陆侯何故笑我?” 霍光摆摆手,道:“没有没有,本侯的意思,是请任安兄,回去后,也写一篇关于此事的谏言,上奏陛下。” “舅舅不是说为你举荐,你已经是太子少傅,兼任宗正职务。” “所以,你也有参与朝会的资格。” 任安见状,问道:“你不是说此事要三公才行,我这等刚上任的新官,也能奏请陛下?” 霍光点点头,道:“当然了,不然你上朝干嘛!” “而且此事,于你意义重大!” “你是朝会上的新面孔,奏请后,必定会惹得陛下瞩目,留下印象,以便你日后高迁!” 任安闻言,这才拱手说道:“多谢博陆侯点拨!” 霍光哈哈一笑,道:“哪里哪里,少卿兄言重了。” 一番交流过后。 随即! 任安也告辞霍光,去写奏章去了。 看着熟悉的大将军幕府,霍光怅然了一会儿。 没待多久,独自回去了。 他也得准备准备,明日朝会上将要发生的事情。 等到了第二天。 三公九卿出现在的朝会上,开始上述此事。 首先。 作为三公的丞相庄青翟与御史大夫张汤,乃水火不相容的存在,二人竟然同时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有要事上奏!” 话语一出。 双方默契程度,像是排练过一样,出奇一致。 随即。 俩人便怒视着对方,异口同声地说道:“张御史,是老夫先奏请的!” 不愧是敌对方,话都能说一样。 高位之上的汉武帝刘彻,早已知道他们今日要奏请何事。 所以便装模作样地说道:“你二人位居三公,这点小事有何要争吵的?这样,丞相先说,随后你御史大夫再来诉说你的事情。” “诺!” 没办法,皇帝开口,御史大夫只能退让一步。 这时。 丞相便上前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古来分地立国,同时建立诸侯国以尊奉天子。这是尊崇宗庙,重视社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