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三子封王!完了,霍光办砸了这事 (第3/3页)
ntent2'> “天子为天下事烦劳,思虑皇子未封号位。” “臣庄青翟,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此话一出。 朝堂上的九卿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 汉武帝在高位之上,表面上为此事一脸烦扰,心里实则乐开花来。 心想着。 霍光倒是办事牢靠,果真让丞相提及此事。 既然丞相开口,汉武帝刘彻准备先拒绝了一番,可还没开口,这时候,不甘人后的御史大夫张汤,说道:“陛下,老臣张汤,虽向来不与丞相意见苟同。” “但皇子封王之事,却是一致。” “臣张汤,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汉武帝刘彻先是一楞。 怎么御史大夫张汤抢着说话了? 自己还没拒绝丞相呢? 随即。 汉武帝刘彻将目光瞪向霍光,那眼神的意思,就是在问他怎么回事。 而一时间。 霍光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时。 只见他那没有血缘关系的舅舅,也就是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也站了出来,说道:大司马臣卫青,冒死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三公九卿。 三公为首,这三公说话了。 其余九卿大臣,哪还有疑虑? 于是乎。 太常赵充、太行令李息、太子少傅并兼宗正职务任安等人,一同向陛下奏请此事。 其余反应慢一拍的诸位大臣,也纷纷开始附和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 霍光才意识到汉武帝刚才瞪自己的原因。 “遭了遭了,忘记先后顺序了,要拉锯的啊。陛下先拒绝,后面人在奏请才行,这下一股脑都奏请出来,还怎么拉锯?”霍光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这事。 不好应对啊。 只见汉武帝刘彻,将目光看向霍光,问道:“博陆侯,你说这事怎么办?” 此话中。 别人听不出,责问的意思,霍光是能听的出来的。 事已至此。 霍光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禀陛下,臣也奏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并封给他们国名。” 闻言。 汉武帝顿时怒道:“你奏你” 话音戛然而止,后面的话不好听,不适合他这个一国之君的言辞。 于是。 汉武帝只好忍住怒气,质问道:“朕是在问你,现在,该怎么办?” 霍光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该是怎样办,就怎样办。” 汉武帝与霍光的对话,九卿大臣们听不懂,一副懵懂的样子。 这等立皇子王的大事,汉武帝不问三公,问霍光是什么意思? 就算问! 也该问太常或者宗正吧? 而三公对此,却是一副了然于胸的感觉。 毕竟。 他们都知道,这事是霍光与汉武帝两人串通一气的,所以接下来,理应是陛下同意此事。 然而。 听到霍光的话,汉武帝刘彻却是说道:“周朝分封八百诸侯,所有姬姓并列,有子爵、男爵、附庸。” “《礼记》说:‘支子不得奉祭宗庙。’” “你们却说,并建诸侯国用来重社稷,朕从未听说过此事。” “再者,上天并不是为君王而降生百姓。朕德行浅薄,海内上下未能协和,却勉强使未习教义的皇子做诸侯王,那么大臣对他能起什么劝勉作用呢?” “此事,应当重新讨论,最多,只能以列侯封赐!” 此话一出。 三公大为疑惑,陛下怎么拒绝此事了呢?博陆侯不是跟他们保证,此事是陛下的意思么? 怎么! 陛下还会拒绝此事! 于是。 三公纷纷看向霍光。 霍光也满脸尴尬,但此时只能选择无视他们的眼神。 这时。 见群臣再议,汉武帝却不理会,直接说道:“诸位,退下吧,朕困乏了,改日再议。” “诺!” 三公九卿闻言,也只能顺从陛下的意思。 然而。 就在霍光也要跟着退出去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却是哼道:“博陆侯霍光,你且留下,朕有事问你!”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