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的新月_第九章 苦一苦百姓(为醉仙剑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苦一苦百姓(为醉仙剑加更) (第2/2页)

饶屠刀。

    这些童工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一部分是底层民众迫于生计,将孩子送进了工厂;另一部分就是从交易市场上买到的。

    作为工业革命的首发地,英伦三岛人口不多,劳动力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英国的资本家们将目光投向了妇女儿童以及街边流浪人士。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子民自然是充满了对帝国的自豪,因为你是子民,而不是牛羊。

    你是什么人不重要,你是人才重要。

    今我打起精神去上工,

    你或许祖上跟着穆圣入过关,你或许祖上跟着“冷酷者”跳过波斯脸,你或许祖上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导师。

    如果黑前我已经死掉,

    如果实在不肯改信,那就只好苦一苦东正教百姓了,毕竟工厂还是缺饶。

    伱不是被奥斯曼帝国打得几乎没有活路的卡拉曼突厥人,不会被奥斯曼帝国大规模屠杀,也不会被“征服者”四处流放,或者强制移民到巴尔干,填充帝国新征服的领土。

    被统治阶级被奥斯曼帝国称为reaya,连人都不是,奥斯曼也毫不掩饰,字面上意思就是牛羊。

    你不是倒霉的巴尔干山民,不必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苏丹,上交血税,也不会“自愿”拿起帝国给予的武器和被强制移民来的突厥人战斗,保卫苏丹的商路。

    被称为红色作家的杰克-伦敦以令人辛酸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名叫乔尼的孩子。

    比起日常生活中,苛政的痛苦的压榨,军事征服对人力的掠夺,宗教上的歧视直到帝国晚期,生产力和交通提升后,底层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大规模混居,才能成为主要矛盾。

    他只记得这个名叫乔尼的孩子曾经对“浮岛”蛋糕抱有深切的期待,但当他最后吃到时,他却已经尝不出味道,“劳动畜生”的生活已经让他麻木。

    可以,血腥工厂,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社会写照。

    没错,这个时候童工也是一种商品,孤儿院、教会救济院、人贩子就是最大的卖家,还有极少的一部分是被父母卖掉的。

    杰克-伦敦的时代尚且已经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那十八世纪呢?

    塞利姆记得以前总是有人奥斯曼帝国同化能力垃圾,当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就发现奥斯曼帝国的同化能力不能是不值一提,也可以是惨绝人寰了。

    但其实如果深究其中的原因,同化效果差并不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没有能力,纯粹是后世的研究者或者民间历史爱好者没有弄清楚奥斯曼苏丹对于自己和奥斯曼子民的定位。

    到十二三岁时,他已经先后在麻纺厂、玻璃厂、织布厂干过活。

    难道换个信仰,就不用给苏丹做牛马了吗?

    实在的,在苏丹眼中,法纳尔人可比一般穆斯林高贵多了,

    而作者杰克-伦敦的童年,正是过着这种“劳动畜生”的生活。

    的具体情节,塞利姆已经记不太清了。

    每不亮母亲便把他从床上拖下来。由于睡眠太少,他像一头疲倦到极点的动物,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最后倒下了。

    你可是帝国高贵的子民,才不是牛羊。

    他从七岁起就被生活所迫到工厂去做童工,忍受资本家的剥削和监工们的鞭打。

    阿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