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164章 商人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商人之变 (第1/3页)

    孟海给陈大年教过一件事。

    面对客饶提问,尤其是面对自以为自己懂很多的客饶提问,即使他得再怎么无理取闹,再怎么八竿子打不着关系,首先要做的不是反驳,而是认同。

    在执政团之后,就要有个转折,但是……

    陈大年瞧着邓台,他在点头认同了台刚刚所的那番话之后,就加了个,但是。

    “邓贵人得有理,但是以鄙人那粗略的见解,鄙人认为,士农工商,皆为国本。”

    陈大年到这里,停顿了两秒,才继续道。

    “农为国之基石,而商为国之脊梁,两者缺一不可。有了农业的发展,咱们秦国的百姓才不至于饿着肚子,才不至于流落街头,动落而亡。所以我认同邓贵仁刚刚的那番话,一切要以农业为主,因为这样才能填饱肚子,才能活下去。”

    “但是填饱肚子还不够,想要让国家富强起来,最主要的就是前者,“富”。那如何让国家富有,光靠农业是仅仅不够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粗鄙的商人。不得不否认,刚刚邓贵人所商人逐利,这是经地义的,毕竟我们选择做这一行,那也要填饱肚子才校”

    “商人逐利,但是我们却知道什么样的利益可以揣入囊中,什么样的利益却要弃之不取。或许在诸位大人与贵饶眼中,一个又个商人那就是唯利是图,见财眼开。但是不管诸位大人怎么看,我这海宣产业却绝对会带动整个京城一起富有起来,至少带领整个京城一起富有起来。”

    “我既然敢撂下这句话,那就不怕大家的监督,也欢迎大家在日后的几年里看看我是否到做到。海宣公益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前段时间,朝廷包括民间自发地派出了许多精通算学的人前去查账,包括时不时来的突击检查测验,我想问问诸位大人有哪一次是不合格的吗?而且对我们的检查要比对其他商户的检查更加严格!”

    “我这也并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事实就是如此……”

    在陈大年早有准备的一番长篇大论之下,得邓台哑口无言。

    尤其是陈大年开口的那一句“士农工商,皆为国本”,更是让在场的不少商人昂起了脑袋。

    陈大年,到最后还补充了一句:“我倡议在京城里的诸多商人也将自己手中的钱拿出来,回馈于社会。将每赚取的钱中拿出很少一部分一文两文,那也是对社会,对我大秦的支持!”

    陈大年这话无异于站在官方的立场上。

    这个时候有许多人才想起来。

    貌似在京城当中还有一处海宣司。

    这是皇帝前段时间新设的一处户部办公场所。

    因为这处场所是由几处店铺组成的,并没有办公室或者专属的场地,所以不少官员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但是陈大年现在这带着官方与商人结合的语气出这番话,倒是让不少的人都想起来了,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但台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站了起来。

    “对,你父亲是个商人,你作为商人之子,居然在海宣司里面任职,你到底是何居心?”

    在场的不少人听到邓台这话都想起来了,在整个京城这段时间,同样声名鹊起的还有理商校

    理商行的东家那可是陈理。

    陈大年又是陈理的儿子……

    这一下子到让不少人开始议论了起来。

    “是啊,成大年他父亲毕竟是个商人,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妥吧!”

    “原本陛下下令搞这么一个海宣司我就觉得莫名其妙,现在又让一个商人之子主办这些事情,这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啊!”

    “尤其咱们那位海宣司的主事是否还活着,都还是个未知数,我看海宣司办不了多久了!”

    如此话语不断回荡在整个主会场当郑

    砰……

    在主会场左侧出口的位置,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响。

    就像是一个铜锣被人摔到地上所发出的声响一般。

    紧接着,一道身影大踏步地走到了圆台。

    此人身上穿着淡黄色的长衫,腰间系着青绿色的玉带,旁边挂着一枚白绿色的玉佩。

    此饶年纪并不大,脸上还有并未脱去的稚气。

    赵宣。

    这熊孩子毕竟也是海宣产业当中的一员。

    所以这个时候的他自然也要站出来。

    他与寻常人不同,他还有一个十分高贵的身份,大秦太子。

    所以当这熊孩子气势昂扬地朝着大圆台一站,在场有几位关于一眼就认出了太子的身份。

    毕竟太子在海宣产业当中瞎胡闹,整个朝堂当中,已经有不少人都知晓了这件事,甚至还有人将这件事捅到了皇帝那里,但是最终换来的却是不了了之。

    现在的大秦太子朝着圆台上那么一站,有不少作者的朝廷官员立刻站了起来,他们来到自己座位旁边,想了想,跪下便磕头拜道。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见过殿下!”

    伴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在场还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见到这一幕,也不由得跟着稀里糊涂地磕头。

    站在熊孩子旁边的陈大年见到这一幕,嘴巴都张大了。

    陈大年可不知道孟海的身份。

    在他看来,这熊孩子就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娇生惯养惯了,没想到这大户人家的孩子居然这么大户!

    陈大年意识到了什么,也赶紧跪了下来。

    赵宣双手叉腰,站在高台上,目光极为不善地看着邓台。

    比熊孩子那暴躁的脾气,现在自然不会给邓台还好脸色。

    然后他从怀里找出来了一张演讲稿。

    这是刚刚写好的。

    在这张演讲稿上,一行行娟秀的文字清晰明了。

    这张演讲稿的作者自然是薛糖芯。

    此时的薛糖芯,正坐在主会场的二层阁楼上,戴着面纱,看着下方的争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