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215章 学堂教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学堂教学 (第2/3页)

侯府家的侍卫护送,这一路上也不会出现意外。

    孟海当仁不让地接下了护送杨玥儿回家的任务。

    只不过有点麻烦。

    孟海昨刚刚遭受刺杀,现在这件事的幕后之人还没有找到人教的杀手,隐患还没有解决,他本身就是个危险人物。

    他现在护送杨玥儿回家,然后直接跟了一百多个人,回首的是那位将军胡来,左右两边还有巡御司的便衣一路护送。

    孟海和杨玥儿手牵手。

    反正这也不是两融一次了。

    反正趁着现在大晚上十点多钟黑灯瞎火,周围的支灯架上的红灯笼中的火焰又是一闪一闪,在这互相牵着手,都不一定能够看清对面人脸的氛围里。

    两人由原本的牵手开始变得相互簇拥。

    孟海一手搂着杨玥儿的腰,一在她打边悄悄着话。

    杨玥儿开始的时候还感觉到不适应,但是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毕竟这黑灯瞎火的,在黑暗当中,心中反而得到了安慰。

    从瀚海学堂到杨玥儿的家并不是很远,但两人也是走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孟海诉着这段时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包括以后的事。

    后面一段时间,他恐怕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医馆了,但是有空或者路过还会去医馆里面转一转。

    他明要去一趟皇宫,接着就要处理军费问题了,这件事他并没有对杨玥儿,只是有公务要处理。

    处理完军费的问题中国使臣差不多就要进入京城了,接着他还要处理周国使臣的问题,处理完这件事差不多也就到了月底。

    之前为海宣司打工的那些人定制的棉袄差不多也就到了,到时候还得发放棉袄。

    处理完这件事海宣方程差不多也建好了……

    孟海想着着,忽然又是一阵头大,不知不觉间,之后几个月的任务又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路终究会走完。

    孟海依依不舍地与杨玥儿分离。

    在众多武士的保护之下,他又匆忙地返回瀚海学堂。

    也就是他前脚踏入瀚海学堂,后脚就响起了打更声。

    宵禁到了。

    新的一,新的开始。

    孟海对于熊孩子继续住在瀚海学堂,已经默认了。

    早在睡觉的床铺旁边支起了一个的床铺,这个床铺就是专门给赵宣用的。

    毕竟瀚海学堂也不是很大,已经没有屋子单独给大秦太子殿下单独腾出一间空房了。

    早晨。

    学堂还未开课前。

    瀚海学堂又来了一位插班生。

    是一位八岁左右大虎头虎脑的孩子,赵询。

    赵询的个头,背着一个和它差不多大的木箱子。

    他的座位也是在孟海讲桌旁边。

    正好,熊孩子在右边,乖孩子在左边。

    两个在讲台左右两边的座位,将整个教室填得满满的。

    孟海继续讲解千字文。

    同样是先教学堂当中的孩子认字,将千字文读了三五遍,孟海还专门搞了一个抽奖盲盒,盲盒里面写着目前瀚海学堂三十二个孩子的姓名。

    这是一个用木头制作而成的木箱。

    将写有学堂三十二个孩子姓名的纸条扔到木箱子里,孟海手在木箱子里面一旋,在打开纸条之后,大声道:“田大牛!”

    一个长相憨厚,但是却只有九岁大的孩童,瞬间站起身来。

    “你给我读一下,我刚刚交的东西。不要你正着读,你给我倒着读,我停,你跳到下一页继续。”

    那位叫田大牛的男孩挠了挠头磕磕巴巴的也算是读完了内容,至少该认识的字都认识了。

    孟海让写有田大牛的纸条放回了木盒,轻轻的晃动木盒将木盒当中的纸条摇匀之后,他的手在木盒里面一旋。

    “赵宣,起来读弟子规。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郑开始,一直背完!”

    孟海展示了手中字条上的内容,上面赫然写着熊孩子的名字。

    熊孩子堂堂一个十六七岁,尤其得到皇宫当中,名家大师指点过的太子,站起来之后,捧着书用,既快又流利的嗓门读完了孟海要求他读的内容。

    赵宣读完之后还十分嘚瑟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既羡慕又嫉妒的目光,洋洋得意地坐了下来。

    孟海却没有理会,这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的行为,将写有熊孩子的纸条放在木盒里面,晃动一下手,再次一旋。

    “赵宣,把你刚刚读的内容给我背一遍!”

    赵宣了一下,有些诧异的指了指自己。

    孟海再次展开了手中的纸条,上面赫然又是熊孩子的名字。

    赵宣站起来磕磕巴巴地背了十几句之后,背不下去了。

    孟海嘴角勾起:“按照我的规矩,今你把我刚刚的内容抄三遍,在字帖上免抄,明日把临摹纸交上来就行了。”

    赵宣反驳道:“不是有点太多了?”

    孟海挑了挑眉:“好啊,那就五遍!”

    赵宣一皱眉:“老孟,以咱们俩的关系……”

    孟海挑了挑眉:“那就八遍!”

    赵宣生气了:“别忘了我,可是……”

    孟海挑了挑眉:“那就全文八遍!”

    赵宣赶紧服软:“行行行,就我刚刚读的那些八便行了吧!你这个不讲人情的家伙!”

    在这个世界,在这个时代。

    家中最大的就是丈夫。

    下最大的那就是皇帝。

    学堂最大的那就是夫子。

    如果夫子想要抽你十鞭子,即使告到下最大的皇帝那边也没用。

    皇帝最多在你抽完鞭子之后,狠狠地斥责两句夫子,但是对于教书夫子皇帝仍然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即使是熊如赵宣,也不敢多什么。

    孟海将纸条放回了木盒中,不断地晃动着木海

    “罗二!”

    孟海又喊出了一个名字,接着一个七岁左右大的男孩站了起来。

    “你从昨学过的“鸣凤在竹”开始背,我停你就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