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玉谣 (第3/3页)
将一切尽,也需要废上许多笔墨。
李缺一除却当年将槐帝杀死于冥河,便于人间再无事迹流传,后半生枯守冥河,然而能够得到道圣的称呼,与剑圣青衣齐名,自然不是人间谬赞虚抬。 陈怀风听着白玉谣的解释,倒是轻声叹息了一声,道:“确实如此。” 竹屋之中观细雪而闲谈,倒是人间无事的模样。 二人对坐饮茶,一直过了许久,直到茶水饮尽,才终于落到了正题之上。 “梅溪雨已经承下了岭南之事。” 白玉谣放下手中茶杯,神色平静下来,坐于桌前,平静地道。 “还有南衣城外三十万青甲出走之事,也一并落在了他头上,前些日子,他已经去了槐都,受刑三年,才能回来。” 三十万青甲之事,自然是青道给人间剑宗的交代。 陈怀风坐于塌上,行了一礼道:“多谢观主。” 白玉谣并没有什么,只是安静地看着面前的陈怀风。 哪怕再如何温婉娴静的女子,终究这是人间十二叠的大修,青道观主。 更何况,陈怀风来此,本身便是需要给青道一个交代。 白玉谣称陈怀风为先生,与陈怀风称白玉谣为观主,自然从始至终都是两回事。 陈怀风没有话,只是身周剑意流转,那柄为了守礼而存放于竹屋之外的长剑之上有剑鸣传出。 剑鸣风雨。 于是人间细雪之中,开始疏落地掺杂着许多寒意泠然的风雨之意。 “白风雨前辈在南衣城的时候,曾经将半道本源道术赠予怀风。” 陈怀风一身风雨剑意,面色苍白地坐于桌前,随着剑鸣之声锵然,那些风雨与剑意,正在不断的分离。 白玉谣转头看向窗外,轻声道:“风雨垂帘,确实是人间极强道术,尤胜于山河一指或是乾坤一卦。然而青道,并不缺这样一门道术。” 剑意之中有悠然道韵而来,原本正在缓缓分离的二者,却是再度融合到一起。 山谣居外风雨剑意平息。 “更何况,这是他送与你的东西,那便是你的,陈怀风陈怀风,怀中没有风雨风雪,自然便对不起这个名字。” 白玉谣转回头来,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个三十二岁的人间剑修。 陈怀风沉默了许久,散去一身剑意,轻声道:“悬薜院此后百年,人间剑宗名额,都可以送与青道。” 也许对于世人而言,那样一个落于南衣城之中的书院,是很难让人觉得有什么强势之处。 然而只有他们这些立于人间上层的修行者,才会看得明白,人间此后,等到悬薜院真正在槐安站稳脚跟,将是未来修行界的一个庞然大物。 来者不拒,于人间海选。 三院之地,并踏人间、修行界与巫鬼道。 下英才,自然无可遗漏。 更何况,槐安悬薜院,自然与黄粱悬薜院不同。 择其优者而入剑宗道门之事,人间自然无法拒绝。 事实上,当今人间修行界,青道山河观这些地方,便已经有一些赋出众之辈,便是出自那样一座蜗居在南衣城中的书院。 譬如云竹生。 这个近年来悬薜院唯一一个全甲结业的学子,便去了山河观观宗。 白玉谣平静地道:“一观之地,容不下那么多的人才,哪怕是当年磨剑崖,也不过十一位弟子而已。哪怕容得下,也须知慈俭且不为下先的道理。白风雨之后,青道比谁都明白这些东西。” 竹室之中沉寂下来。 窗外雪色光照落,满室清冷,人影对坐,万般寂然。 一直过了许久,陈怀风才看着面前的这个人间至上大修,轻声道:“观主想要什么?” 白玉谣倒了一杯茶,放在木桌之上,看着那些袅袅茶雾,轻声道:“人间会修行的,有很多,人间会养生的,同样不少。” 这个独居山中湖畔竹屋之中的模样温婉的女子抬起头来,微微笑着看着陈怀风,道:“但是会养生而且会修行的,当今人间,你陈怀风是独一人。” “留在青道,我让江山雪他们走一个过场,下一任观主,你来做。” 陈怀风怔怔地坐在那里。 这个已经三十二岁了才入大道,在人间顶尖修行者之中赋并不出众的剑宗弟子,从未想过这样一件事。 过了许久,陈怀风才回过神来,神色复杂地看着对坐的温婉女子。 “为什么?” 白玉谣平静地道:“长生。” 陈怀风愣在了那里。 “当今修行界,最为恒久的矛盾便在于,无数大修一身修为惊世,然而却依旧囿于百年寿数之下,自我郁结,便难免以诉诸外物来缓解内心冲突,虽然修道修道,不欺人间年少,只是人间无乱则有大忧,槐帝之乱如此,白风雨亦如是。” “修道之人不愿做化妖那种唯心之事,便只能另辟蹊径。” “格物致知,总要先学会养生,才能得长生。” “寿数,是当今人间的唯一之解。” 这个当今人间从未得见一面的女子,很是宁静地坐在陈怀风对面。 “所以我愿意称你为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