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6章殿试怎么了?我照样提前交卷! (第1/2页)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606章殿试怎么了?我照样提前交卷!暂时先把老板的提问简单回答之后。 官面文章的接下来,就是什么? 鼓吹老板呀! 钦惟皇帝陛下英姿天挺,圣德日新,临御以来,恢弘化理,以图天下之治者,既无不至;纲罗俊乂,以弼天下之治者,又无或遗。 呸,真不要脸。 徐鹤写到这时,自己的脸都红了。 不过,这就是社会现实,你不吹,我不吹,殿试只能当炮灰。 尽管知道这些全是假话,但你要想从这里走出去,含污纳垢那是每个贡举的必修课。 接下来,徐鹤用两百字,把皇帝说的什么启啊,成康啊之类的事迹复述一遍,最后再引用程颐的话:“圣王以求任辅相为先!” 欧阳修:“君之圣者,以辨君子与小人。” 再次点题后继续道:“二儒之论,可谓深知治体者矣。治天下者,舍此独何据哉?” 写到这时,徐鹤感觉身边一暗,哼,又特么来了。 他微微一抬头,发现竟然是吴兴邦那张大帅脸。 吴兴邦看着徐鹤,微微一笑,眼睛便转去试卷看他写了些什么。 看了一会儿,吴兴邦心中想笑,这大名鼎鼎的徐亮声,写出来的都是些车轱辘话。 绕来绕去,也不给个观点,反正就是各种云遮雾绕。 这要是在会试他敢写这种没东西的狗屎文章,估计自己早就把他黜落了。 不过嘛,殿试…… 徐鹤是什么人? 他的背后可是站着自己的同乡徐嵩呢。 官宦子弟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阵营,那自己才会诧异呢。 看到这,他微微一笑,背着手继续巡考去了。 徐鹤这边见吴兴邦走后,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时难题又来了。 车轱辘话不得罪人,但也没什么营养。 自己虽然对状元这个头衔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 但争还是要争的。 那么,就要写点言之有物,又不能针对性太强的论点出来。 “这个度,要把握好啊!我真是太难了!” 他拿着笔斟酌了好一会儿,终于落笔写下: 进圣明统治于上,宰执辅治于下,臣复何言? 然天下之患,每成于因循;而人主之志,常戒乎怠忽。 哼!天下就太平了? 不可能! 制度虽好,但因循守旧要不得。 皇帝有志,但时间久了容易怠慢疏忽! 至正帝,说你呢,别东张西望! 你年轻时也矜矜业业,现在怎么了? 多少年没正经上过班了? 啊? 修道修出结果了嘛? 你看看现在,这天下都变成啥样了? 这不就是我说的,你怠慢了吗? 以上! 上半段为徐鹤卷中表述。 下半段为徐鹤YY。 请相关人等不要对号入座。 …… 故古之圣王,非徒以祸患为可忧,而尤以燕安慰可畏。 安不常安,而危之机已伏; 治不常治,而乱之阶已渐。 …… 祖宗之时,礼乐故已兴矣,今果能如此否乎? 臣见夫逊让之俗已颓,而倾夺之风未轸;和平之音寡倡,而yin哇之习方兴。 …… 徐鹤这段话还是隐晦地说了自己一些见解的。 首先,居安思危,这个看似老生常谈,但其实是他这段时间在北京城中感触最深的道理。 南方在打仗,北京城歌照唱,舞照跳,党国都特娘快完了,这帮人还跟什么事没发生似的,士大夫到百姓全都优哉游哉,觉得南方不过芥藓之疾,讨平即可。 其中大部分人压根就没想过,发生这么多祸乱的根源,到底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