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代_第九十七章魏:田子方,卜子夏,段干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魏:田子方,卜子夏,段干木 (第4/4页)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黄李子捞了上来,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81年后生下一个男婴,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理氏给他取个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还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苦县有个叫曲仁里的小村庄,村前的赖乡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

    沟边一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识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由于是独女,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侍奉爹娘。一天,这闺女在赖乡沟洗衣裳,忽然看见两个对肚子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过来,她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这李子青里透黄,黄里透红,咬一口尝尝,又甜又酸,几口就吃完了。

    立刻她就感觉心翻难受起来,光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忽听肚子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了也就好了。”整整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年头,肚里的孩子就顶断母亲的右肋,拱出来一个白发白眉的白胡子老头,于是取名老子。

    《史记·索隐》云:“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关于老子李耳的身世,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记载和传说,如果有一个统计的话,当不下一二十种版本,但大都是后人伪造的,尤其是唐代以后那些被道教神化了的故事,更是不足凭信。其实他的一生当是十分凄苦的:他是李(理)姓女子不夫而孕的私生子,由于长期隐瞒,或许还采取过什么吃药打胎的办法,导致后来的难产,不得不采用剖腹的办法取出婴儿,得到一个须发皆白俗称“雪里迷”的儿子。他得不到李氏族人的承认,只能说是“指李树以为姓”。他的母亲含着屈辱将他养大,他虽然也很孝顺母亲,但内心恐怕也会多少有些怨恨,所以在他的母亲辞世后,他始而“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悲痛欲绝,寝食俱废”,继而“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出一番道理:“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rou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老子的一生大概都是在这种屈辱的阴影下生活,他的整个人生、他的人生哲学,无不受着这种阴影的影响。他默默无闻地学习专研各种学问,常常思考一些深奥的理论,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以致做到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负责掌管国家文献情报典籍资料的御史。他也想著书立说,有所造诣,但他知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有所为,有所名,他的屈辱也就会在世间传播。他在《道德经》里有一段玄奥的独白,抒发了他痛苦的矛盾心情:“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所以他要把自己深深地隐蔽起来;他的哲学思想的宗旨即是“无为”,他倡导“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状态。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这当然是正在到处奔波游说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孔子所不能理解的,只能以说不清来概之。司马迁则评论道:“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位“隐君子也”。

    据河南灵宝县文物保护管委会的赵来坤先生在《老子与函谷关》一书中的考证,老子生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享年八十四岁,终其生都在“以自隐无名为务。”他的《道德经》是在“见周之衰”西出潼关时,被关令尹喜连恭维带挟逼才写出来的,正是这部作品,使老子成了名人,而正是因有了名,才使他不得不“不知所终”了。他大概是想到“强秦”之国去的,但在潼关著书期间,得知秦乃“虎狼之国”,与他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就另择地隐居了。他究竟“隐居”在哪里?《寻根》杂志2010年第五期载有李龙先生《寻找老子的遗址》一文,其中说老子归隐的地方有三说,其一说:《后汉书·襄楷传》称,“老子入浮屠。”老子到西方教化胡人,后来成了佛。其二说:《汉书·艺文志》指出,老子出关西去,尹喜“去吏而从之”,“俱之游流沙之西”,一直到了甘肃河西的居延地区。经过的大致路线是,出函谷关,过大散关,由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去世。其三说:老子出关之后,并未西行,而是沿虢国古道,经卢氏、栾川,到达栾川与内乡交界处的老君山隐居。

    纵观中国历史2000年来的记载,“老子——李宗——段干生——段干木——段干同”这一世系均为大家所认可,而且又都是历代单传,但对其后裔姓氏的多种并存,李姓、段姓、段干姓、老姓、嬴姓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不免令人感到奇怪!根据本文的所列,不难看出:老子无父姓,母姓李;他的儿子李宗为魏将军,因功被先封于,后封于干,因改姓段干;李宗的孙子段干木为河西名士,他的儿子段干隐如,入关去干而改为段姓;段干木的后裔段干解,因介入汉时七王之乱,其后子嗣散离,改姓段等五姓。其间的关键人物段干木,早年业牙行经纪,晚即埋名隐居,固贫修德,守道不仕,以德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享誉诸侯,其志、其学、其历、其终,均与段氏先秦两汉多武夫将帅有着天壤之别,倒是传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家学,是老子“无为”哲学的最高体现。段干氏的历史很短,从老子生年的公元前571年算起,到段干解在胶西王卬任太傅时的公元前l56年为止,总共也不过四百余年,历经20代人,此后史书中再未有段干氏出现过。

    如果不以复姓计之,而按某些人理解的重名制,整体段干氏倒可以算作段姓的一支,予以另列,故大可不必记入《江西鄱阳段氏族谱》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