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竟带凶器进殿!人间清醒信国公汤和!朱元璋被断章! (第4/5页)
r> 但汤和是个“人间清醒”的人,这件事情,自朱元璋开始耀眼的时候,他是绝不提一句的。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当年开国受封公、爵、伯中,还能蹦跶的有几个? 汤和能活到现在,还受朱元璋的信任,可以见的他有多明白、多了解朱元璋。 和卫国公邓愈不一样,他早早就卸下了军中要务,又找机会告老还乡,回到家乡又安分守己,每日跟农民一样,种田,钓鱼,悠哉乐哉。 活到这个岁数,已经活通透,活明白了。 什么权势,富贵,都没有舒舒服服的过日子来得好。 待闲聊一阵,朱元璋突然叹气道:“哎,老兄弟,你说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老天如此惩罚咱,如今,连标儿都离咱而去” “圣上节哀啊。” 汤和道:“圣上绝无错失,推翻暴元,建立大明,功绩千古,你的功绩将千古流传。这世上就没神,也没有老天,也就谈不上命运之谈,何来惩罚二字。可世事难料,朱标之事真是令人痛心啊,臣惋惜之,大哥也要以身体为重,切莫伤身,这天下还需要您呢.” “没错,咱就不信什么鬼神邪说。” 朱元璋看向天空,哈哈一笑,道:“就算有,咱的功绩也及得上秦皇汉武,老天也不能评判咱!” 说着,朱元璋看向汤和,“老兄弟啊,你倒是享福了,天天在老家钓钓鱼,种种田,悠哉乐哉,逍遥自在,留我这个老头子,一个人忙碌,说吧,有没有打算来帮帮咱?” 不容汤和拒绝,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就这样,你来皇宫陪咱,这皇宫禁卫就交给你。” “我帮大哥.” 汤和露出苦笑的神色,站了起来,道:“大哥啊,您真是说笑了,我是想帮大哥啊,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这身子骨,站久了都需要人搀扶啊” 当汤和举着拐杖站起来,朱元璋也看出来,这绝不是假的,道:“老兄弟,看来你是真老了,人啊不能闲,你看你一闲老得更快,咱就不勉强你了,陪咱走走。”
“大哥,那我这个老兄弟就陪你走走,这皇宫啊,许久没来,也有些想念了。” 汤和乘着拐杖,步履阑珊的跟在朱元璋的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在这宫中闲逛。 “老兄弟,你说朱允熥如何?” 走路间,朱元璋冷不丁的冒出一句。 “朱允熥那小子好啊,咱十年前还见过一面呢,透着机灵。这些年咱在家里种田,跟那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应该长大了吧?” 汤和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可他不会乱说。 只是说十年前见过一面,装傻充愣,还反问一句朱允熥人如何. “朱允熥那小子小时候是挺机灵,现在长大,反而不讨人喜欢。” 朱元璋摇了摇头,又问道:“咱家老四你应该心里清楚吧,老四你觉得怎么样?” “朱棣啊,朱棣好啊!人打仗厉害,踏实沉稳,也是咱这帮老兄弟看着长大的,不错!我可听说在北平名声很好,其他的老兄弟我也不太清楚。” 汤和打着马虎眼。 朱元璋并不打算放过他,而是问道:“你觉得老四当皇帝如何?” 汤和心中一惊,故作慌乱道:“大哥,你知道我这些年,身子骨不太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没怎么出去,这等大事,咱这个老家伙可不敢胡乱评断,坏了老大哥的正事。” “你这个老家伙,现在跟泥鳅一样,滑不溜秋的。” 朱元璋没好气道:“咱不是没人问了嘛,让你给咱点意见,竟说一些糊弄话。” 汤和诚惶诚恐道:“陛下,臣句句属实,可不敢乱说。” 朱元璋道:“可咱老了啊,这帝国可不能没有接班人。” 汤和正色道:“陛下,臣觉得陛下老当益壮,不如索性再多观察观察?” 这算是给出了一个意见了。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老兄弟说的也有道理,咱感觉这身子骨还能动,还能折腾,多观察一下也是可以。” 说完,朱元璋就陷入了沉思,汤和的话倒是提醒了自己。 朱棣虽然好,可自己身子骨还能动呢。 退一步说将储君之位交给朱棣,还真点不太放心,也会坏了规矩。 若是朱允熥呢给自己一点时间,并非不能培养一番。 算了,此事还需再多琢磨琢磨,好事多磨。 就如此,朱元璋一边想问题,脚步越来越慢,而汤和也不敢打扰,放轻脚步不发出声音来。 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处偏僻宫殿阴凉之处。 这里平日里很少有人过来,朱元璋平日里更不会走到这里,加上此处视线被宫殿转角,容易遮挡。 这里成了侍卫们、宫女们偶尔换班,如厕的时机,过来偷懒,摸鱼的好去处。 侍卫们也是人啊,一天站到晚,也累。 也需要休息休息。 这摸鱼的地方,这些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保密。 此时,两名如完厕后的士兵,过来偷懒摸鱼,坐在墙角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着一张大纸张,十分专注。 加上朱元璋和汤和两人的脚步比较轻。 他们并没有发现,皇帝已经走到他们身边来了。 其中一个人感觉不对,抬头一看,呆了,摸鱼被圣上发现,吓得魂不守舍. 这名卫兵立马就用手肘子,推了推旁边的同僚。 “别闹,看的正有意思呢。” 那士兵目不转睛,头都不抬的回道。 随后,那卫兵又用肘子推了推。 “你干嘛啊.圣上” 这名士兵不耐烦的转头,正要骂人,然后就看到朱元璋和一个白发老头站在一起,正盯着他们。 呆了,彻底呆了,圣上怎么会来这个地方啊.死定了. “圣上恕罪!” 两人立马起身跪在地上。 朱元璋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