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神性,魔性?宽恕?(求订阅) (第2/3页)
会在人间挑选有功德之士,通过考试这类的模式,让其进入神道,成为神祗。 这种事情,在人间也有流传。 比如,考城隍! 相传有一位宋焘的生员,某日卧病不起,突然有一个吏来请他,是去考试。 宋焘感觉很奇怪,还没到科举的时候,考哪门子试? 但吏催他上路,宋焘无奈,只得带着重病来到一座大城,进入了一座王府。 王府大殿中坐着很多人,屋檐下有两张桌子,除了宋焘,还有一名秀才前来应试。 这么多人中,宋焘只对一个有印象,便是大殿中坐着一个红脸男子,像极了关帝爷。可能这个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这里已经不是人间了。 考题为“一人两人,有心无心”。 宋焘不敢怠慢,洋洋洒洒写完答卷,其中精髓便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答卷当场交于大殿中的诸位传阅,引起令中一片叫好。 这时,殿中便有人下令:“宋焘,你这卷打得好,河南还缺一个城隍神,你去上任吧。” 宋焘大惊,终于认清了这是什么地方,他伏阶哭道:“诸神错爱,我本不该推辞。但我家里还有七十老母,请容我赡养老人家去世之后再去上任吧。” 他完之后,大殿中有一位帝王模样的人,拿来了宋母的寿命簿,知晓她还有九年阳寿。故此,宋焘获假九年,等到老母去世后,再去上任城隍。 宋焘还阳后在家中服侍老母,果然在九年之期老母去世,他本人也跟着死了,在一干城隍神吏的簇拥下,前往河南上任城隍了。 这便是神道在壤之中挑选人员册封为神祗了。 不过神道也不是随便册封神祗的。 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功德。 只有功德深厚的人,才有这个机会,受到神道的青睐。 神道也需要这些功德深厚的人,进入神道之中,增强神道的气运。 如果是功德有缺的人,他们进入神道之后,犯下的错误,做的孽,反而会降低神道总体的气运,拖累神道。 故神道在这方面审核很严格。 宋焘和那个考试的秀才,都是这样,才被请去考试的。 神道第二个要考虑的就是该人与相关的神职是否匹配。 比如宋焘考城隍这事情。 城隍主要有两种职责。 一类是保护民生,比如调节时雨,驱虫驱兽,禳病消灾等等。 还有一类是主持公正,比如惩治贼寇,治理贪腐,保护贤良等等。 保护民生需要的神通力量,自然会有神位给予。 但主持公正的话,就需要城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起码掌握一定的知识。 宋焘和那个考试的秀才,都是读书人,所以才满足这个条件,被邀请过去考试的。 以上就是神祗的神位晋升的两种途径。 但凌曜栋明显不是这两种途径晋升神位的呀! 首先是壤朝廷册封。 凌曜栋现在跟清廷可谓是势如水火。 对方捣毁禁绝了凌曜栋的庙宇信仰。 而凌曜栋更绝,冒着谴的风险,直接杀死了数百个清廷士兵。 双方都没有转圆的余地。 如今的凌曜栋,哪怕晋升为县城隍,但他的身上,已经缠着清廷的龙气锁链,只是对他的影响不大而已。 壤朝廷的册封不可能。 而来自神道的册封,更加不可能。 莫现在神道式微,人间诸神不是沉睡,就是陨落,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册封晋升一个新的神祗。 就算是神道兴盛的年代,也不可能册封晋升凌曜栋。 原因很简单。 凌曜栋业力深厚啊! 亲自杀了那么多普通人,谴都招来了! 谴要是都打不死凌曜栋。 那神道庭不定还会派出兵将,讨伐凌曜栋,把他抓去斩神台,斩首示众的! 也就是神道式微,所以神道庭没有理会。 而阴司只是维持着阴阳轮回就很勉强了,像凌曜栋这种干涉人间事情的地祗,它们都是装着没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