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崛起的机会(跪求月票和订阅) (第4/5页)
可比他爹有面子了。 …… …… 陈恭花费了20分钟时间,解决了杨广业和齐欢目前遇到的一个问题。 课题到现在为止,成功在整个课题的参与度中,贡献很高。 虽然他没有每天待在实验室里,但是对于大方向的把握,一直都在牢牢把控。 这也让杨广业和齐欢两人不得不正视陈恭。 现如今的杨院长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想法,现在他无比庆幸扶正了陈恭当下的位置。 因为陈恭对于这个课题的宏观把控力,真的很强。 而且每一步都在按照陈恭的思路在往前走。 甚至,陈恭制作的月进度表,也基本上都能准时完成。 这就很恐怖了! 要知道,在课题中,每一个进度,都很重要。 而杨广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不是说他就不如陈恭,是某种意义上说,这课题的核心思路以及探索思维。 他真的不如陈恭! 当完成眼下任务之后,杨广业忍不住竖起拇指。 “啧啧,齐主任,我现在发现,咱们真的是老了!” “这陈主任三言两语,就把这些问题给解释清楚了。” 齐欢呵呵一笑,点了点头:“这就是为什么人家是第一负责人。” “咱来是下手的主要原因吧?” 听见这话,两人对视一眼,呵呵笑了起来。 而陈恭也是笑着说了句:“杨院长,齐主任,您二位可是开我的玩笑了。” “论实验贡献,你们可在我之上。” “我只是旁观者清罢了,角度不一样。” 闲聊一番之后,杨广业忽然说道:“对了,说说你小舅的事儿。” “他的问题,相关材料在这里了。” “你看看?” 陈恭点了点头。 打开以后,陈恭看到了内容。
其实,准确点说,啤酒的发酵工艺这些主要是工业领域,属于生物和食品工程。 虽然说都是生化工程领域的问题,但是…… 真要说起来,其实还是三羧基循环的主要问题。 肖红军已经找了山河农大那边的食品工程研究。 但是,对方说是三羧基循环的问题。 建议找一找山河医科大的生化研究。 因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代谢途径是糖酵解的必经之路也是有氧代谢的枢纽,糖、脂肪、氨基酸的有氧分解代谢都汇集在三羧酸循环的反应中。 其循环代谢的中间产物又是许多生物合成途径的起点,而自然界中已知的大多数酵母菌能够利用TCA循环中间产物为碳源。 所以,肖红军才找到了这里。 陈恭看完之后,也终于知道了原因所在。 出产的啤酒口味发生了变化,山河农大那边给出的结论是主要原因对琥珀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他们对于三羧基循环中的核心内容,还是找不到很好的原由。 陈恭看完,则是忽然面色精彩了起来。 因为…… 这个问题,说不定他还真的能解决。 因为目前,他正在对《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进行翻译。 而若是把啤酒的发酵工艺来分析的话。 无非就是探寻下游事件中,对琥珀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代谢寻找原因! 这个东西…… 其实并非是肖红军他们啤酒厂遇到的问题。 很多啤酒厂,或者是发酵工厂,都会遇到这些问题! 看完之后,陈恭看向杨广业,忽然问了个问题: “杨院长,齐主任。” “您二位对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这一类的技术掌握的怎么样?” 听见陈恭的话,忽然齐欢和杨广业对视一眼,老脸一红。 “实不相瞒。” “这个……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一直都属于入门水平。” “我们也不敢保证。” “你小舅的问题,我也不敢保证就能解决得了。” 此话一出,陈恭忽然笑了起来。 “不!”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您二位,想要掌握这一类的技术吗?” 听到陈恭的这话以后,顿时杨广业和齐欢都有些不淡定了。 齐欢直接说道:“这技术……目前我们国内掌握的不多吧?” “似乎不太成熟!” “这应该属于五级、六级生化实验领域的范畴。” “你……你会?” 陈恭摇了摇头:“怎么说呢。” “理论方面,我可以具备这样的技术。” “但是,cao作方面,我可能做起来比较难。” “这就需要两位实验专员的加入了。” “说不定……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内,增添一套这类型的设备。” 下游事件分析的生化设备其实不是贵贱的问题。 目前也能买到相关配套的装备。 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技术,并不成熟。 他们买回来也不一定能用得好。 豫南省的医科大曾经为了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就购买了相关设备,成立了相关实验室…… 结果…… 花了不少钱,硬是没做成。 可以说,若是他们基础医学院生化实验室能构建起来,哪怕是初级的下游事件分析的实验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