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知青_第二节 师傅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师傅家 (第2/2页)



    “那糊是什么东西做的,你知道吗?”

    我没做过饭,闹不清那糊是什么东西。只好猜测说:“估计是先把田鸡腿沾上一层团粉或者白面,然后再沾一层鸡蛋清,还得再沾一层面或者是团粉,然后再用油炸。炸完了再炒一下,放上菜,最后还得勾芡,才能出锅。我不会做饭,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大概就是这样吧。”

    说着,吃着,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了中午。酒已经喝了不少,田婶首先放下酒杯,到外屋拿来了今天的主食:烙饼。我已经喝得面红耳赤了,就对田师傅说:“您还能喝多少?我已经差不多了。您看我已经喝得脸红脖子粗了。”

    田师傅说:“那就吃饭。秀玲……”我这才想起我那两个师妹来。她们在哪里?她们吃饭了吗?

    师妹听到她们父亲的召唤从外屋跑了进来。田师傅吩咐她:“把酒和酒杯拿走,给你哥把饼拿来。”

    师妹拿来了饼,放到我的面前。我趁机问她吃饭了没有。她回答我说已经吃过了。我诧异的问:“你在哪里吃的?”

    “我和meimei在外屋吃的。”师妹说。

    为什么?我初次来,不好意思问,但不免心生疑虑。难道女孩就不能跟客人坐在一起吃饭吗?是这里的风俗习惯?还是师傅家的规矩?

    田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对我说:“别管她们,女孩子家,在哪儿吃都行。”

    哇!重男轻女这么严重!

    心里想着,嘴里吃着。很快我们也吃饱了。田婶一边劝我再多吃一点,一边指挥着女儿们收拾干净桌子,把茶重新沏好。

    喝着茶,一边聊着天。我从谈话中得知田婶是乌兰浩特地毯厂的一个车间主任。那个厂子是个集体企业,所以田婶的工资并不算高,比我师傅要少。至于是多少,我就不好多问了。

    由于天津是中国的地毯之乡,所以田婶所在的厂子是接受天津地毯厂的来料加工。天津地毯厂每年都要来人指导工作,而田婶她们每年也都有机会到天津地毯厂去学习。仅此一项就让我羡慕的了不得。

    聊天中,我还得知,田师傅还有三个徒弟,也就是我的师兄。我们一个组的姓吕的就是田师傅的二徒弟;他的三徒弟则也是天津知青,现在在电工组工作的电工王应天。

    喝着、聊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忽听门口有人招呼:“田师傅,田师傅在家吗?”我听着耳熟,就率先跑了出去,果然是熟人,是于树。

    于树进来先向田师傅夫妇问了好,然后告诉我他就是专门来看望田师傅的。正当我疑惑他为什么要专程看望田师傅时,田师傅一句话向我道出了原委。

    田师傅对我说:“于树的师傅张师傅,跟我是师兄弟,所以你们俩也算是师兄弟吧。没啥事一会儿你也去看看张师傅去。”

    于树坐下,我给他倒了一杯茶,我又与他跟田师傅一起各自点了一支烟。聊了一会儿天以后,于树要回到张师傅家去。田师傅对我说:“你跟小于去张师傅家看看张师傅去。呆会儿就回来,别在那儿吃饭。晚上回家来吃饭。”

    我答应了一声,就跟着于树来到张师傅家。张师傅家里很热闹,还有好几个天津知青在他家呢!这几个人我已经都认识了,全都是我们一个公社下乡的,是哪个大队我就说不清了。

    我的到来,使屋里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张师傅首先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我坐下以后,张师傅的老伴给我倒上茶水,张师傅又递给我一支香烟。慢慢的我听明白了这里热火朝天的原因是大家正在讨论为张师傅家打家具的事情。张师傅看惯了本地家具的样式,想换换口味,换成天津样式的家具,他希望由我们这些天津知青为他完成这个心愿。

    我们这些天津知青中真是藏龙卧虎,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我们当中居然有专业的木工。那个孙业华家中弟兄几个都是木工,他不但有熟练的木工技术,还有全套的木工工具。还有就是我们这些业余的木工。

    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未来的家具的样式、木料的准备、人多工具少的解决方法、还有具体实施的时间。张师傅坐在一旁呵呵的笑着,一边喝茶、抽烟,一边听着大家的讨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