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二 砸锅杀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 砸锅杀贼 (第3/3页)

配碗花椒疙瘩汤,走嘞!”

    离城还有四十里,对于肚里缺食的屯丁们来说,美食就是走完这段路程最好的激励。

    官道年久失修,狭窄崎岖,两旁山坡上长满灌木和荆条,冬季一片焦黄。山坡上有很多树,槐,杨,柳,桃,李子,数量多,品种杂,最多的是桑树,这还得益于元朝时政府强制规定,为鼓励农桑,各地种植桑树数量是强制的,太行山脉蔓延起上千里的桑树林。

    易州之地七山二水一分田,田地主要集中在东南连接平原的平坡大河边,良田都是官员士绅的,普通农民贫穷至极。

    万历年开始的小冰河期影响天时,天时不正引起的天灾延续至今,赋税,辽饷,官吏的苛捐杂税使农民困苦不堪,中小地主也是濒临破产。吃饱是奢望,活着苦熬才是农村生活现状。官道旁大些的村子建有土围子,少有村民活动,调皮的孩子被圈在家里猫冬,不敢乱跑浪费热量。

    走了几里路,碰上了探路旗丁花荣。

    花容祖上曾是猎户,传下精妙的射术,花容是屯军中最注重仪表的青年,身穿一身浆洗干净的旧袄,腿上打着行滕,脚蹬鹿皮快靴,斜挎猎弓,腰上别着短刀,包头的青布边上别着一根短稚鸡翎。

    花荣脸色凝重,冲谢宁道;“谢叔,有土匪在前边大泽谷口靠近龙华村处抢劫,这些人有武器,没有号服。我看到两名骑马的,有臂盾长枪,两名弓手,两名拿刀持盾,还有六个人纠缠在一起,看不清晰,土匪应不少于九人!”

    谢宁点点头,遇上土匪了。明朝对百姓持有兵器管制极严,这些人持有多种制式兵器,尤其持有臂盾铁枪,制式弓,这些武器只有边军家丁精锐才会装备。

    谢宁咳嗽一声,冲旗丁大声道;“前边有土匪,咱们避不开了,因为没粮食了!天太冷,从这窝一晚上,明天饿着肚子能否赶回易州都悬,再遇上土匪只能任人宰割!咱们只能往前走,按说咱们这群穷鬼没什么遭抢的,但是万事都有意外,他娘的!”

    看到屯丁们有些sao动,谢宁语气严厉道;“万一有冲突,听我的指挥。我,银河先上,花荣压阵,刘虎护着花荣,你们藏在车后,注意对方弓手。我和银河不行了,花荣指挥,你们一起上,记住,不许逃跑,拼死还能有活路,跑你能跑过马!”

    “见了血就不死不休,不许逃跑,检查自己的家伙,上路咧!”

    队伍启动了,谢宁和李银河走在队前,刘虎和花荣随后,其余旗丁紧紧跟随。

    出门在外,屯军们是卫所旗军,也准备了武器,大多是棍棒。李银河看了看自己的家伙,车上搁着两米多长的红缨枪,枣木杆,腰间挎刀是雁翎刀,是死去的老爹留下的。后世耳熟能详的明军武器是锦衣卫的绣春刀,其实明军使用广泛的是雁翎刀。

    雁翎腰刀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十五至二十厘米处多开刃,通常称为反刃,刀从伤口抽出来,会像锯齿般割断内脏肌rou,极具杀伤力!

    离开巡检司走了近十里,接近龙华村,龙华村在道北,道南是巨大的山口,由此进入山谷,走十里山道可以到达易水湖大泽,土匪占领了大泽,山谷就没人敢进了。

    靠近龙华村,很快发现了官道旁的土匪,冬日稀疏的树枝遮不住视线,也许土匪认为附近没有威胁,懒得隐蔽,异常嚣张。

    土匪也发现了这队旗丁,弓手手中持弓,箭虚搭弦上,马贼戴上臂盾,枪尖斜指地面。离近了,发现是一群乞丐般的屯丁,土匪明显放松了,马贼把枪放回马鞍上。

    回头看了眼战战兢兢的旗丁,李银河叹了口气,官军怕土匪,卫所制真是烂到根子了。

    土匪一共九人,除去两名马贼,两弓手,两刀盾,还有两名土匪持刀和两名牵毛驴的行商对峙,最后一名土匪正拿木棍抽打地上的一名青年。青年身边有几只死鸽子,趴在地上紧紧护着一只竹笼,笼子里时而传出咕咕的鸽子叫声,估计为保护鸽子激怒了土匪。

    两边相隔十几步,旗军们低着头推车,想尽快通过。

    “站住!”和两名行商对峙的一名土匪迎着旗丁队伍走过来。

    土匪戴着翻毛皮帽,腰间系着手掌宽的板带,举刀指着旗军道;“给老子留下一辆车!”

    旗丁们停下来,慌张地看向谢宁。谢宁冲屯丁们点点头,示意大家镇定,然后把车推到土匪跟前。

    土匪撇撇嘴,示意谢宁滚蛋!

    谢宁陪着笑,将车上的铁锅系在背上,转身想走,突然板带土匪一刀砍在铁锅上,咔嚓,锅底裂了。

    板带土匪狭促地骂道;“遭瘟的贼配军,老乌龟!”

    谢宁冲屯丁队伍做了个动手的姿势。

    “铁锅坏了,连料带工钱好几两银子,要命咧!”谢宁一边嘟囔,一边转身面对弯腰准备推车的板带男;“有人生没人教养的,砸人饭碗如同仇敌,何况是锅呢,狗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