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烛劫_第五十一章 迦叶禅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迦叶禅师 (第2/2页)

性,以求佛心永恒,故这转烛经自创立之初,便有佛家慈悲之意,能染佛性。

    却没想到,这转烛佛力到了张乌身上,竟能凭佛家慈悲包容意将本来水火不容的两种真气相互融合,倒也算是阴差阳错,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而这世间之事,阴差阳错,本就寻常,喻之如转烛,倒是颇为生动形象。

    张乌低下头去,望着右手所戴转烛灵戒,一时不由百感交集,忖道:这小小的转烛戒中,竟隐藏了如此多的辛秘往事,而依戒中所述,其于正道四鼎之一的如是寺有莫大渊源,不知为何竟会落入玲元娘娘手中,再由她给了自己?

    念及于此,不禁又想起玲元娘娘当日将转烛戒赠与自己时的神态,怅惘之余,更升起了不小的疑惑,当日她将转烛戒赠与自己时,神态异样,望向转烛戒的眼光中,有留恋、有遗憾,更有无限的柔情,引人动容,想必这转烛戒于她来说,亦是有一段极深渊源。

    思索下去,蓦然记起戒中所说,迦叶禅师本要将这转烛经毁去,却因兵帝与另一个叫卜算子的人,决定留此经于戒中,这才让自己有了解决二法同修之患的契机。

    而兵帝?张乌低头望向了右臂那个如纹身一般的剑型图案,神识甫一靠近,就觉一股冷意直冲灵台,却让他觉得极为亲近,而依当时石清霜所述,其正是兵帝穷年赠与念仙子的随身仙剑。

    念仙子?张乌在心中暗咦一声,难道是冰帝化羽之际,口中所说的念梦罢?这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的九转冰神真气,难道亦与这转烛戒有关?

    莫非,自己果真是戒中所说的有缘人?

    再想下去,却是越想越乱,已是如一团乱麻,只让人觉得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

    张乌摇了摇头,不再多想,视线又落向了戴在自己指上,褪下不能的转烛灵戒,不由呆了一呆。

    这转烛灵戒颜色枯黄,黯淡无光,唯一出彩的地方,不过是其上极为神秘古朴的纹络线条,当时以为,不过是仙家法器刻下的术法,如今看来,竟觉得这线条寻常的一转一顺之间,似乎有着太多的缠绵悱恻,更有着,太多的不为人知。

    “张乌,你终于醒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我如何唤你都不应?”兰姨的声音乍然响起。

    张乌停了一会儿,想了想,蓦然在心中说道:“我知道了让你脱离转烛戒的方法。。。”

    兰姨的声音刹那湮没,已不可闻,良久无言,张乌莫名地,竟隐隐听到了一个极浅的喘息声,十分熟悉。

    张乌微微一怔,怎也没想到兰姨是如此反应,心中蓦然滑过当时玲元娘娘传于自己的两心相知诀,尽管如今真气难动,却仍能感到兰姨此刻极不平静,摇了摇头,熄了询问的心思,见窗外人影晃动,不由将眼睛投向屋门。

    “施主,你醒啦!”仍是那个锃光瓦亮的圆头先出现在屋内,接着才是整个身子探了进来,正是真知小和尚。

    张乌情不自禁露出笑容,点了点头。不知怎的,尽管不过寥寥几面,但他每次见到眼前这个年龄与他仿佛的小和尚,他总能感到心中轻松许多。

    “阿弥陀佛。”真知双手合十,低声道了一声,续道:“馒头蒸好了,青菜也炒好了,都在厨房温着。施主若是现在想吃东西,小僧这便将馒头和菜端过来。”

    张乌感激地点了点头,见真知小和尚即将转身便要出屋,忙起身,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来。

    真知满脸疑惑,上了前来,只见张乌用那壶早已凉透的茶水,在桌上歪歪扭扭写下三个字:一起去。

    真知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十分开心地道:“好。”

    张乌亦是露出高兴的笑容,蓦然感觉全身本来隐隐发作的剧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随真知一起齐步走出了屋子。

    而就在张乌踏出屋门,阳光投来,照在眼上,不禁微微眯缝了一下的时候,蓦然隐隐猜到自己为何初一见面,就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僧,而自己在听到老僧说让自己在寺中逗留时,又为何如此高兴的原因——

    屋外,早晨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目,浮在屋檐,落在墙脚,恰好将一夜的寒冷释尽;菩提树边,清风掠过,落叶纷纷而起,飘飘而下,杂乱了它们的本来位置,怕是要让扫叶的人又增添了一份劳累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