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节 (第3/3页)
重 要的,而手段却是**于道德规范之外,可以**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它与 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强暴狡诈, 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 君王论问世以来,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 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 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王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 获得了空前的声誉。它问世460年来,一直是政治家、谋略家、野心家关注 的焦点。在很长时期内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以 科学态度对待它。在西方,君王论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 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作者本人也被称为第一位将政治和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内容梗概 君王论写于1513年。全书共有26章。书里推崇的是强力而独裁的 君王制度。揭示了王国是怎样得来,怎样保住又怎样失去的经验教训。而作 者另一部著作李维史论则颂扬了平民参政的共和政体,两部著作以既颂 扬共和制又推崇君王制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内容,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为 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特点。 在关于君王的行为方面,君王论直言不讳地否定一般公认的道德。 它认为,作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 如狮子。君王论在谈到君王该不该守信义就讲,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 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已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 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它 还告诉君王,“必须学会将这种品格掩饰好。”必须习惯于混充善者,作口 是心非的伪君子。 君王论还主张君主应当显得虔信宗教。使宗教在国家中占有显要的 地位,这并不是因为宗教的真实性,而在于它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君王论 中关于教会王国的论述中指出,“教会王国在取得政权以后,便受到宗教习 惯的保护,这种君王不需要有军队,因为他们有人心所不能企及的崇高大义 所支持。”他们显然是由上帝所树立,也是由上帝所把守着,如果轻易地对 它加以评论,那就是狂妄无知的行为。 在政治手段问题上,马基雅维利认为,用注定要失败的方法去追求某个 政治目标是徒劳的,即使为了一个很好的目的,也必须要选择能够实现它的 手段。手段问题不要去管目的的善与恶,而要按照纯粹的科学方式去处理。 成功的意义在于达到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什么。假若世界上有一门“成功 学”,专门研究恶人的成功,肯定会和研究善人的成功做得同样好。因为恶 人成功的事例比圣贤成功的事例并不少,有时反而更多。如果这门学科成立, 对圣贤和恶人同样有用,因为圣贤一旦涉及政治,必定同恶人一样,希望自 己成功。处在国家四分五裂、内忧外患重重,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的历史 条件下,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 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彩篇章推荐 第18章:“论君王如何守信”君王论在这一章里**裸地将君 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旗帜鲜明地排斥那些公认的道德。君 王论主张,一个君王,如果能够忠诚守信,以身作则,光明磊落,不使用 诡计,不耍手腕,这固然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却是一 个国家四分五裂、政治斗争激烈残酷的时代,当时的君王没有几个是凭借合 法手段登上王位的,甚至有些教皇也是依靠贿赂收买等卑劣手段获得成功 的。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那些阴险、卑劣、不讲信义的行为会使人丧失成 功的资格。而在君王论问世的年代,几乎一切引人注目的成功都是与各 种卑鄙手段相联系的。那些建立丰功伟绩的君王们大都施阴谋、用诡计,甚 至无耻地戏耍那些恪守信义的人们。所以,君王论提出,人们必须承认 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前种方法是人 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 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这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 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懂得效仿狐狸和狮子。因为狮子不能防止自己落 入陷阱,而狐狸又不能抵御豺狼。因此,成功的君王必须是一头能识别陷阱 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 精彩语言辑录 才能与机会相加等于成功。 君王的贤明未必出自良好的忠言,而一切良好的忠言,必须 出自君王的贤明。 如果一个人是受民众的拥戴而成为君王的,他应该时刻也不能忘 掉他们,并和他们保持联系否则,轰他下台的也是民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