魍魉的浪漫_第三章 爱的本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爱的本源 (第3/3页)

,她必须做一个良母!

    为了肖航,她妥协了。

    将所有的爱,倾注于一无所知的肖航身上。

    肖航也不负母亲期望,成长为顺从母亲心意,乖巧懂事的纯真孩子。

    肖航幼年时,每次肖航母亲难受,默默哭泣。年幼无知的肖航都会上前安慰,逗母亲开心。

    这也是肖航后来见不得别人哭,会不由自主安慰陌生人,体贴他人,关心友人,照顾在意之人的本源习惯来源。

    (在此郑重声明:这绝不是肖航后来行为花心的借口!

    之所以他安慰的他人,普遍都是女孩。单纯是,没有几个男的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的缘故罢了!

    除了一个男性躯壳,女性灵魂的Silvia(希尔维亚)。

    对于她,肖航不仅仅是愧疚,不仅仅是亏欠……他曾想过爱护她,所以肖航在Silvia这件事上,确实花心了。)

    肖航对他人的关怀,来源于婴儿期对母亲的共情。

    不过肖航母亲的哭泣,都是肖航四五岁前的事,他对此毫无清晰映像可言。

    肖航能清晰记得的最远映像是——四岁半时,母亲生日那天。

    “看!你儿子比你体贴,比你善解人意多了。我嫁给你,唯一得到的,就是这个听话宝宝。”——是母亲对父亲的炫耀,是母亲对自己的夸赞。

    因为这份遥远映像。肖航小时候乐于听从母亲。每次肖航母亲抱怨肖航父亲,天真的肖航,都会无理由地站在母亲这边。

    不过肖航母亲的快乐时光,只到肖航八岁。肖航八岁那年,肖航祖父去世,肖航父亲由于事业脱不开身,只得让肖航母亲回乡奔丧。

    回乡奔丧后,分割遗产期间,肖航母亲为了给珍视的儿子争家产,闹得家族关系极差。只顾儿子,一意孤行的她,没得到肖航父亲、妯娌、父母、公婆等的支持理解。

    待一切尘埃落定,重回鹭岛时。满腔愤怒的肖航母亲,与肖航父亲大吵大闹。这次争吵中,肖航站到了父亲那边。

    “你这养不熟的白眼狼!你老娘我养了你多少年,你知道吗!他就带你几个月,你就跟他了。……我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你以为是为了谁呀……你以为你爹这个狗东西,不吵你,不打你就是爱你呀!我打你,骂你,才是真的关心你啊!……你不要读点书,就自以为是!和你老爹一起看不起我!我是你妈耶!你有什么资格!……要不是为了你,你以为我愿意天天在这里受罪……”肖航母亲如此指责肖航的叛变。

    贫农出生,没读过一天书,只会说土话,不会写大部分字的肖航母亲。从不讲述事情原委。

    只顾发泄情绪的她,无法令8岁的肖航理解她的所作所为。

    8岁的肖航,这次之所以不帮母亲,是因为他,觉得父亲讲得有道理;觉得没必要为了钱财这类身外之物,和伯父伯母闹太僵;觉得骂人,吵架是不对的;觉得凡事可以好好讲道理,好好沟通……

    不知道事件全貌的肖航;通过五年的校园学习,不再如母亲那般过分情绪化的他;认为亲人高于金钱的他;认为凡事要讲理的他;不喜欢吵架的他;……站到了据理力争的父亲身边,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一心为他着想的母亲的背叛,会加重母亲的暴躁程度。

    肖航母亲被过往人生的唯一寄托背叛。心碎之痛该如何表达,她不懂。29岁的她,只得拾起华国妇女,无师自通的“一哭二闹三上吊”。

    肖航父亲觉得肖航母亲无理取闹,任她撒泼。

    肖航父亲如此应对,那初见这阵仗的肖航呢?

    “一哭”,母亲哭了,一声声发泄情绪的责骂,夹杂滴滴辛酸泪。肖航想放弃自以为代表正义的立场,上前安慰。又因母亲接连不断的责骂,迟迟不敢上前。

    “二闹”,母亲闹着要离婚,骂着狼心狗肺,要离开家庭。8岁的肖航还不懂“离婚”的含义。不过他不想母亲离开。

    他侧头看看父亲,父亲并未出言挽留。反而异常愤怒,眼珠瞪得浑圆。肖航从未见过这样的父亲,这样被触及逆鳞的父亲。年幼无知的他,还不知道颜面对于华国一家之主的男儿意味着什么。

    “你走呀!让隔壁听到,像什么话!你还要点脸吗?马上就三十岁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胡闹!你走呀!我倒要看你能走哪去!你个一年到头,一分钱都不挣的人。一天到晚,家里事不管好!天天只知道闹!在我妈,在我哥那没闹够!还来我这边闹!闹呀!闹呀!尽管闹!我看你要把这好好的一个家,弄成什么样!”

    “三砸椅子”,肖航母亲忍气吞声才能生活的悲惨家庭,肖航父亲居然觉得“好好的”!

    她实在是气不过,顺手抓起旁边的木椅子,向肖航父亲旁边砸去。肖航眼疾手快,接住了——用右手小臂接下了母亲的愤怒。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接,他只知道他失误了——皮肤擦伤流血,内部组织肿起了青紫色的一大块。

    肖航后面的记忆,统统被难以言喻的疼痛充填。

    最后的事件总结是:肖航骨裂打了一个多月的石膏。

    肖航母亲虽然不再大吵大闹。不过等肖航伤势痊愈后,她不再当家庭主妇,找了一份手工婚纱刺绣的针线活。

    美其名曰,不当米虫,补贴家用。实际是,在与肖航父亲怄气,以及被肖航的背叛伤透了心。

    自此之后,肖航母亲,在家中做肖航尚未完成的家务时,会喋喋不休,不停地数落肖航与肖航父亲。

    肖航母亲就这般走上了旧时代华国文盲妇女的老路。

    通过展现自己对家庭的牺牲与付出,用抱怨与邀功来感动自己。

    肖航父亲也走上了华国新旧交替,旧社会大家长的老路,维持着一个表面安稳的家庭。

    这种需要一定人生阅历才能理解的事。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去想的事。

    对华国社会形态所知不多,又看得相当浅显的8岁肖航而言,尚是未知领域。

    无知又自以为是的他,甚至以为,全世界的家庭,都和他的家庭一样。

    直到他遇到了肖莹莹之后,开始想到组成家庭时,才开始思考家庭的有关内容——才发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庭,各种各样的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