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3页)
,有着星星一般美丽的眼晴,聪明上进,活泼善良。她就像孕生万物的春风,吹醒了他蛰伏的内心,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她就像高高在上的星辰,引领着他不知疲倦的步伐,为了靠近她,他曾日夜奔跑;她就像一场美丽的梦,温柔得让他以为她就是整个世界。可是,当他为了圆梦而努力时,她却从生活中消失了,从此渺无音讯!满目疮痍的现实击打得他支离破碎,沧桑颓废。在那段情绪低落的日子里,幸亏有秀梅的陪伴。想到这里,邓老师不禁会心一笑,自己救了秀梅的命,反过来,秀梅也挽救了他,让他重新振作,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如果说青芸是生命中梦一般的存在,那么茵茵就是邓老师大学时代的理想。她满足了他的所有想象。家境优渥,时尚漂亮,热情似火,和她在一起,每一天都新鲜刺激,繁花似锦。 无论是青芸还是茵茵,到最后都不能走在一起,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家庭地位的差距,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并且她们都那么的优质,围绕在她们身边的流苏就已经让邓老师心生自卑。只有和秀梅在一起,他的内心才是最自然舒服,这个丰姿丽质的女孩,永远都像一个港湾,安抚他疲惫的心,消化吸纳他的不安与躁动。如今和秀梅确定了关系,邓老师内心一片祥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平静快乐了。在这个物质生活井喷式爆发的年代,每天都制造出百万富翁的年代,再也没有人像秀梅一样,能让他躁动的心回归本真,回归现实。就这样吧,人不能跳脱自己的实际去追求那高不可攀的爱情,何况,秀梅也是人中龙凤,能娶到秀梅已经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就这样吧,与过去告别,再见了,我可爱的人儿,从今往后,人生走进了另一阶段。想到未来,邓老师一脸幸福的憧憬。 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安然,直到日上三竿,邓老师才起床。毫无意外的,秀梅已经帮他洗好衣服。看到她勤快地忙来忙去,邓老师不好意思地说:“睡懒觉了,我是不是退化了?” 秀梅一边晾衣服一边奇怪地望着他,说:“什么退化了?” “我退化了啊,作为一个农村成长起来的人,睡懒觉,不是退化了吗?” “啊,你说的是这些!嗯,是有点。”说完便花枝乱颤的笑了起来。 “小妮子,开始调侃起我来了!”邓老师笑呵呵地说。 吃完早餐,看看天色,应该又是炎热的一天。太阳白晃晃地挂在天空,树上的知了已经开始聒噪,陡增烦热! 晾完衣服,秀梅从后面拦腰抱住邓老师,头枕在他的肩上,说:“天气这么热,那里都不敢去了!” 邓老师握住她的手,立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山峦。他很喜欢当下的感觉,秀梅的温柔让他沉醉,这样站着就已经很幸福。他希望这种感觉能停留多一点时间,他不想打破现在的宁静。 自从两个人的关系确定之后,秀梅变得特别黏人,有事没事就和邓老师腻歪在一起,当然,邓老师也乐于其中。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屋檐下,感受彼此的温度与心跳,时间仿佛已经失去意义。良久,邓老师扭头轻声对秀梅说:“不如中午我们做韮菜酿豆炸吃,好吗?” “好啊,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弄点美食吃。” 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邓老师骑着他的爱车上街买豆炸,秀梅去菜地割韮菜。两个年轻人又开始忙活起来。 快到圩头,路旁的笠厂开始进入邓老师的视线,他想起笠厂老板叫他有空去玩的话,内心莫名的产生进去看看的想法。车子一拐,开进了笠厂。 进到里面,内心又开始局促不安。暗忖:邓启先,你是不是傻了,没事三天两头地往笠厂跑,人家会怎么看你呢?他真有点后悔开车进来了。 院子里,工人们正在把已经染色的竹笠放在水泥地上晒。场上一中年人见他进来,向他打招呼:“怎么样,年轻人,上次来笠厂还没看够吗?”说话的正是那天在办公室和他聊天的中年人。 邓老师停好车,笑嘻嘻地走过去,打招呼道:“老板好,放假没事干,到处转转。” “呵呵,你这人真奇怪,没事逛笠厂,真是天荒夜谭。说吧,来这里有什么事?” “没事,就是开车到处转转。” “这么说你真是闲得慌啰,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在县一中教书。”邓老师笑着说。 “哦,文化人。走,到屋里坐”中年人态度变得热情起来。 原来中年人就是笠厂的老板,姓王,名家发。八十年代中期去深圳打工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来发现县里领导大力倡导竹器编织事业,通过县贸易局牵线取得订单,办起了宝圩镇第一间竹器编织加工厂。刚开始是租别人家的老泥砖房做厂房,几年发展后,在镇开发区买了地,才有了今天的规模。现在笠厂主要就是从外国取得订单,然后让厂里的技术工人做好笠模后分发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做,再把他们织好的半成品进行深加工后出口。现在厂里的产品已经远销日本,美国和欧洲。 听了王老板的介绍,邓老师越发佩服他的经济头脑和敢想敢干的精神。毕恭毕敬地给他点上烟,说:“王老板真是个能人,令人佩服!” 王家发脸有得意之色,兴奋地吞云吐雾后,把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