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是幸福? (第1/2页)
什么是幸福?加缪的定义是:“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灵。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尼采的定义是:“幸福就是又一个困难被克服的感觉”,托尔斯泰的定义是:“幸福就在于为了别人生活”,爱因斯坦的定义是:“人们所追求的庸俗的目标,如财产、虚荣和奢侈的生活都令我觉得可鄙”。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如果按照现代人的普遍观念来说,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很类似于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至于具体什么原因才能够焕发出这种幸福感,毫无疑问的是人和人的认知不同,所以也没办法给幸福的普遍性下一个定义。 所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感性问题了。实际上,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已经对“幸福是什么”这一个问题进行了完整且系统的阐释,他说:“幸福就是至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写到:“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说通俗了就是: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标的,而这个目标就是至善。而善又到底是什么?或者是有没有更大的善或更小的善?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至高的善就等同于幸福本身,而幸福就是生命最为自然且最为神圣的目的,但是善并不是只有一种,善是有很多样式的,只不过它们有高低之分而已,一切低级的善都要服从高级的善而这才能走向终极的幸福,这是人生通向幸福唯一的路。其实,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幸福只有一个,它是最至高最神圣的幸福,想要获得这样的幸福,人就要把一切的行为都朝向那个最高级的善去努力,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低级的快乐。 所以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三种与幸福相关的生活,并且也逐一做了考察。 第一种是追求财富和满足各种欲望的生活,很明显在世俗中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有些人以赚钱为最高目的,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且以此便觉得可以获得终极幸福。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幸福就等同于感官的生理快乐,在追求这些欲望的满足过程中人很容易沦为这种快乐的奴隶,自己还并不自知的享受其中。其实这种状态下的幸福本身已经不再是人的目的了,相反人却成为了满足欲望的工具了,而寻求幸福的努力也就自然失去了自由的前提。而没有自由的幸福又怎么能称得上幸福呢?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二种,追求政治生活。很多人觉得,参与公共事业、参与政治活动是可以获得终极幸福的。但这种幸福其实是一种追求荣誉的幸福,而这正是人们愿意参与到政治生活的主要原因。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荣誉的获取其实取决于“授予荣誉者”而不是“接受者”。他说“善或者是幸福应该是人们固有的,而不是能够被轻易取走的东西”,所以他觉得这种需要他人授予的且因为外力会被剥夺的幸福,很明显不能够算得上是终极的最高幸福。 第三种,追求思辨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最为推崇的一种接近幸福和至善的求知生活,因为在他看来思辨这一活动是人类理智的最高德行,而理智又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之处。所以,把思辨活动当作人存在的最大快乐和最高幸福才是人在追求至善的活动中最重要、最合德性的行为。基于以上第一和第二两种,亚里士多德总结到:快乐和荣誉虽然都是可以选择的目的,但是它都依赖于人自身以外的它物,唯有思辨生活才是为自身的选择,才是不垒于它物的最大幸福。 最后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获得幸福要遵循的著名原则:中道原则。而这有点像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但中庸之道绝不是多数人理解的怎样做个老好人。它其实是一种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最佳状态,它是一种恒常的平衡。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也是对古希腊精神的一种总结和延续。就像德尔菲神庙石刻碑文上写的那样: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因此真正的德性,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就是“中道原则”。而人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成为一个合乎德性的中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