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五十四章龙虎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龙虎风云 (第4/7页)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性和良好心态,绝境中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十分重要。必须保证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在各种压力和危险面前能够从容应对。危急时刻,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应看作上天的恩赐。如果被营救的希望遥遥无期,在既无地图又无指南针的漫长旅程中,你必须知道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必需东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如何引起营救者的注意力以便及早获救,如何在穿越未知地区时选择正确的路线以便能够重新回到人类世界。还必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如果生病或受伤了,要知道如何设法治疗自己和他人。同时,还必须有能力使自己以及共患难的同伴都拥有乐观的精神、昂扬的士气。没有装备并不意味着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生存……是一种维持生命的艺术。”

    我们彼此望着,忍不住笑起来,隔阂尽去。虎青岚突然停下脚步,对我招手:“法不传六耳,你附耳过来,有些事情我和你仔细说。是关于这处秘境看守者的,我有一个猜想……”

    我吓了一跳:“不会跑到你祖宗白虎神家里了吧?”

    “跟白虎神没什么关系,”虎青岚叹气,“那就是个一勇之夫,干不了看守,这应该是盘王老祖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是盘王?那是谁?”

    “就是盘古!当然,不是洪荒流里面无所不能的盘古!神话被网络小说变得面目全非,这并不稀奇,中国人早说过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又是另外一个说法。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这样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有书为证,不过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说人类都是从太空外来的,中国古代也有这一说法,也是道家说的,据说盘古老王也是天上降下来的,佛家也是这样说,这些道家的学说,都可在中找到。也就是最早的科幻小说……”

    既有再造宇宙的神话,应该也有开天辟地的神话。然而先秦之书如和,西汉的书如,都没有开天辟地的神话的影踪。直到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盘古神话才出现在徐整的中: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是由唐代欧阳询等编的卷一引录的,原书已失传。清代马骕卷一又引徐整的记载的,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rou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水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明代董斯张卷九也引,文字有所不同,或是另本: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水,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南朝梁人任昉撰的采录了自秦汉以来有关盘古的各种神话: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音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世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图为姓。防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龙汉、延康、赤明、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称,紫云之阁,碧霞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并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传说其身是上古时朝开天辟地的圣祖盘古,舍身创世后,遂得正果,是为玉虚宫的主人,众仙之祖,地位极高,但具体形象的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也就是三国以后,盘古神话方见于各种史籍文献,经过丹道的传播,盘古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人物,而且被纳入古史系统,尊为“三皇”之首,最后完成了我国“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历史序列。伟大领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论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时就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长征吗”“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中妇孺皆知的一句民谣,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盘古神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象征。但是,由徐整整理的盘古神话源自何地?源自哪个或哪些民族的神话?茅盾先生是现代中国神话研究的先驱,在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的一书中。论及盘古神话起源时,通过对三国时期徐整中有关盘古神话记载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徐整是吴人,大概这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两粤,到三国时始传播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又假定是南方两粤地方的神话,则汉文帝以后始通南粤,到三国时有神话传到吴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汉时与南方交通大开,征伐苗蛮,次数最多;因战争而有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话传说也流传过来了。”

    “世人现在的神话是北中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世人的片断的开辟神话也是混合物。始创天地的盘古神话,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了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现存可信的材料为徐整的记载。”进而认为,后来的一些著作特别指南朝时任昉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盘古地名、祭祀盘古的庙宇及活动等,“也帮助世人想象盘古的神话本产生于南方而渐渐北行的。”所以说,茅盾先生是第一位通过对三国时期徐整有关盘古神话记载的分析与研究,精辟地阐明盘古神话起源于南方,两粤以及盘古神话北传的过程与原因的学者。袁珂在1979年部族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注释任昉所载的“桂林有盘古氏祠”时云:“桂林,秦置郡名,约有今桂西壮族自治区的全部地方。其后三国吴也设桂林郡,治所在现在桂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其后南刘所置桂林郡,治所也在这里。此处所说的桂林,即指桂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又说:“如今桂西壮族自治区,介在岑溪县和容县之间,还有一个小镇,就叫‘盘古’。”在解说盘古神话时,引刘锡蕃记载的,“瑶族称盘古为盘王。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还说:“徐整作,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