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被打的要迁都? (第2/2页)
接着又叫到户部尚书夏原吉。 兵部尚书刘俊。 刘俊在永乐初为兵部尚书,后来朱棣又让金忠干。 朱高煦起兵后,朝廷在长沙成立平汉承宣布政使司,金忠去干布政使了,所以又让刘俊干。 接着才叫到姚广孝,袁珙。 被叫到名字的一个个进去。 他们排成一列,先来到午门,然后才进入皇城,侯显带他们来到六科廊,大伙在这等着,杨士奇和杜至刚先去了武英殿。 袁珙和姚广孝有点奇怪,以往这么重要的事,应该先叫他们才是。 两人下意识往边上走点,远离其他人。 “陛下这是想干嘛”袁珙问姚广孝。 姚广孝看看杨士奇,再看看杜至刚,这两人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皇帝陛下,却一起召见。 两人有啥事是一起干过的吗? 他脑子里缓缓闪过两件事情。 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永乐三年,杨士奇私下和解缙说,皇帝可能会迁都?当时被解缙怒骂,说他没事找事。 姚广孝不由心中一动,低声道:“陛下可能想迁都?” “啥?”袁珙一脸不敢相信之色。 朝廷才不过败了两次,还有一百多万大军。 靖难时,北军吃败仗也比现在多啊。 这不像是皇帝的风格,不可能才吃了两次败仗就要迁都的。 这要被打的迁都,那就太丢人了。
袁珙抬头看向天空,但此时正是白天,也看不到星星,他呆呆看着天空,也不知在想什么。 姚广孝道:“能看出什么?” “没有,我在想心事。”袁珙道。 “。。”姚广孝。 皇帝和杨士奇、李至刚说了什么,其他人当然不知道。 反正接着是户部尚书夏原吉和兵部尚书刘俊进去的,两人进去没一会就出来了。 夏原吉一脸不高兴,刘俊则不停在劝他。 姚广孝嘴角微抽,估计朱棣又让他们募兵弄钱,准备聚集更多的兵马。 果不其然,等朱棣看到他们时,朱棣直接道:“俺准备在湖广集合全国兵马,与逆子一决死战。” 此次朱棣的目标,是要集合八十万以上的大军,一举打败朱高煦,并御驾亲征。 姚广孝则劝道,陛下不要着急,四川还没分出胜负,若是四川能大胜,官军立马可以翻盘。 此时他们已经确定朱高煦在湖广,只要打败四川叛军,官军可以从四川进入云南,和当年朝廷直捣北平一样,到时湖广叛军肯定要回头。 “俺知道,所以俺先要征集足够多的兵马,预备足够多的粮草。” 袁珙马上道:“江南夏粮征收不力,臣怀疑有人私通叛军,从海路卖粮,谋取高价。” “杀,杀,杀。”朱棣暴怒,当天就叫来纪纲,让其派锦衣卫到江南密探,敢从海路运粮往福建去的,全部诛九族,并要求纪纲,一定要抓个鸡,杀鸡儆猴,震慑江南一带的商人。 纪纲当时听的眉头又急皱起来,从海路抓人,不是锦衣卫的强项啊。 纪纲好不容易搞定朱棣上次让他三天抓出扔书人的案子,现在又来个更难的,朱棣一次次给他出难题,之前朱棣威望无双,纪纲当然屁都不敢放。 现在形势越来越差,纪纲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老子拼死卖命,就怕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总得帮自己留个后路? 纪纲脑子疯狂转起来,京师里,谁的关系和汉王比较好一点? 当初汉王没离京前,丘福、徐忠、李彬等大将都联名请封汉王为太子,皇帝毫无动静,丘福也知趣,果断闭嘴。 徐忠现在据说带兵降了,但皇帝还没治罪他的家人,因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只有皇帝和少数几个人可能知道,或者,只有皇帝知道。 李彬去交趾后就失踪了,朝廷也得不到交趾的消息,过去这一年,朝廷锦衣卫也好,海上的船也好,派了不少去交趾,都是无功,海船都被击沉过两次。 汉王很厉害,他用了半年时间,给交趾所有百姓和官员,做了身份牌,锦衣卫没能进入交趾,还杀了个当地人,抢了个回来。 那身份牌用交趾和广东等地区特有的铁木制成,刻有百姓身高,脸形,甚至特点。 如果脸上某处有痣,也会写上。 现在锦衣卫都不敢去交趾,到处都在查身份牌,有时一天被查好几次。 因为得不到交趾的消息,所以李彬家人一直无事。 但皇帝派了锦衣卫严密看守,远远监控。 纪纲想了想,决定去李彬家里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