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4笄礼 (第1/2页)
见张之初连声请罪,董宋臣哈哈笑着说道:“不怪张大人?是咱家来的匆忙,怕误了黄姑娘的好事,下了船就赶来了这里,没来得及知会张大人,张大人来的正好,且先观了礼咱们再说话不迟?” 说着招手让张之初挨着他下首坐下,又示意及笄礼继续。 张夫人平缓了心情缓步上前,让黄蓁去换了衣服出来,黄蓁再次出来换了素衣襦裙,向来宾施礼过后。 再拜向父母的牌位,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来到席子中间,面向着东面跪坐好,正宾由汤太太陪着,再去东阶下洗手,由担任司者的黄夫人捧上发簪,由张夫人为黄蓁插上发簪。 然后在黄蓁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服。” 赞者汤清韵上前为她去了发笄。 如此反复二加,三加后,黄蓁身着大袖礼服,黄蓁头戴钗冠出来,赞者捧上来的是,官家赏赐的那只青鸾展翅的簪子,张夫人毕恭毕敬地伸手拿过来,替黄蓁插在发髻上。 然后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威加尔服。兄弟具在,在成厥德。黄无疆,受天之庆。” 黄蓁起身郑重拜向张夫人,由此礼成。 黄蓁又向着来宾郑重行礼,然后来到董宋臣面前,亲热地说道:“董大人远道而来,就在松江府多消磨几日可好?让小女一进地主之谊。 虽说松江府比不得帝都繁华?但这里的黑山羊可不比临安府的差?不信您问张大人?” 一番话侃侃而谈,有礼中不失亲热?张之初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说道:“这倒是让黄姑娘说着了,松江府的炙羊rou真是一绝,大人定要留下来,尝尝我们松江府的美食,再走不迟?” 董宋臣是什么人呀?和他打交道的人,无不是附加着一些隐晦的目的?那些朝廷重臣,王公贵戚,哪个在他面前不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以图交好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什么人在他面前说话,不是带了揣测和目的? 他这些年来在理宗皇帝身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从不敢越矩半步?也不为任何人说话?这才获得了官家的信任。很少有黄蓁这样直来直去的,仿佛是多面不见的老友?又像是对待尊长的亲近,介绍好的美食分享给他,单单只是为了答谢他远来宣旨的事情。 这样的纯粹的示好,董宋臣好多年都不曾遇到过了? 只有少数的几人知道董宋臣喜欢吃羊rou,可他是天子近身伺候的,平日里口味重的是一口也不敢多吃?黄蓁这提议倒真是对了他的胃口。 黄姑娘的盛情咱家心领了,羊rou就送到船上去品尝吧?官家身边离不的人?咱家得赶回去。 董宋臣说着打量一下众人,挥手说道:“大伙都留步吧,黄姑娘和张大人送我就好,正好咱家也有几句话嘱咐姑娘。” 张之初知机一挥手,红姑附耳在汤太太耳边说了几句,汤太太马上张罗着众人入席,待众人散开,张之初便退开几步。 董宋臣才说道:“咱家和黄姑娘也算是是熟人,有话就直说了。” 黄蓁做出倾听状,董宋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虽说此次的事是由咱家一力促成?但也得是黄姑娘您做的事情拿得出手? 官家三不五时地在朝廷上感叹,以您为例激励臣工报效朝廷。这几次前线吃紧,都是你带头捐银子,官家都是记在心里的? 皇后娘娘的千秋在元月,咱家也会相机进言争取让皇后娘娘诏您进宫,姑娘要有些准备才好。黄姑娘父母双双辞世六亲又是靠不上的?姑娘家顶门立户要有些傍身的资本才是?不然被人欺上门来如何自保?说完意有所指地说,皇后娘娘最近几年喜欢诵经?” 说着看了黄蓁一眼?黄蓁心里一跳,进宫?脸上却没有露出分毫来?却对董宋臣露出了然的神情来。 黄蓁恭敬地曲身福礼面露感激地说道:“大人的提携,小女都记在了心上,日后再去临安府时,定会去大人府上叨扰?说到这里刻意压低声音道,还望大人不要嫌弃小女寒酸?” 这黄姑娘说话实在有趣,董宋臣听了大笑出声,打趣地说道:“这天下还会有嫌弃黄姑娘寒酸的人?那咱家也该去见识见识?” 黄蓁皱起鼻子一笑,说道:“您当我是自家人,自然是怎么看都顺眼?外人哪有您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 自是把小女与那阿堵物归拢在一起处置了,说着竖起右手食指道,不然怎就单单您做到了内相?” 张之初在旁听了直咧嘴,黄蓁这马屁拍的那叫一个明目张胆,再配上她这娇俏的声音,清澈的眼神,没人会觉得她在逢迎拍马,怎么听着都是由衷之言? 张之初心底暗想,这些话换成官府里的任何人来说都没法子听?偏偏由黄蓁信口道来,知情识趣又悦耳动听,真应该让那些为官为宰的听听,什么叫乱拳打死老师傅? 不管张之初是怎样想的?董宋臣看着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心里却是慰贴的,觉得听黄蓁说话,会让他习惯绷着的心弦放松下来,这倒是难得的体验? 董宋臣由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