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二百二十章,袁老师、十几亿项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袁老师、十几亿项目 (第3/5页)


    袁老旁边的一位老农,看清楚了周济民刚才皱眉的一瞬,不由壮着胆子,不服气地问道。

    亩产七百公斤,已经是他们这些老农在袁老师的带领下,辛勤劳动的成果。

    可眼前这位周主任,却不太满意,这不是否认他们吗?

    连老人、老林等大领导,都认可了这个成绩,这位周主任凭什么皱眉?

    “老李,不要对周主任不敬,那些杂交水稻的技术资料,还是周主任给我的呢。”

    袁老师见状,暗道坏了,连忙拉着暴脾气的老李,心怀愧疚,自责地说道:

    “是我没有做好,实验田里,能做到亩产八百公斤,可是十万亩的试验田,却降到了七百公斤,肯定还有改进的地方………”

    周济民摇摇头,打断了袁老师的话,道:

    “袁老师,您真不用这样自责,亩产七百公斤的杂交水稻,已经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开来了。”

    “我会向领导们提议,全面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这件事应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

    “而袁老师,你们研究所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将会变得无比繁重,首先需要做好的是杂交水稻种子的培育工作,其次是研发亩产九百公斤、一千公斤的杂交水稻……..”

    旁边的老林、吕千祥和裘海俊等人,目光闪烁,亩产上千公斤,这真的可能骂?

    看旁边的几位脸色变得铁青的老农,就知道这件事不简单了。

    唯有袁老师认真地点头,像极了领到作业的学生。

    杂交水稻的技术,周济民也浏览过不少论文,虽然专业技术上,他无法帮助到袁老,但可以提供这些论文指导。

    交流了一会儿杂交水稻的理论,周济民转身就去了隔壁,拿了一叠资料过来。

    “袁老师,这些都是我平时闲着写下来的一些建议,您拿回去看看,如果能帮助到您,那我就放心了。”

    袁老激动地接过这些资料,嘴上连连表示一定有帮助,表情很是感激。

    几位老农见状,很是羞愧,他们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当即便跟周济民道歉。

    后者摆摆手,表示没什么,都是为了伟大的粮食事业,这点小事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你们正在做一件造福人类千秋万代的大事,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了。”

    看着袁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翻看那些论文,周济民便请对方到隔壁房间歇息。

    等他再次回到会客室,裘海俊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老林介绍了一下裘海俊,后者便马上笑着寒暄,周济民点点头,心里已经明白对方的来意。

    毕竟对方是来自京城航空研究所的,而老林昨天上午才从他这里拿走一块钛铝合金材料,事情不可能有这么巧合。

    果然,寒暄过后,裘海俊便开门见山,想要钛铝合金材料的制造工艺。

    听完之后,周济民沉吟片刻,然后面无表情地摇摇头,道:

    “很抱歉,裘教授,这个制造工艺,我不能给你们研究所。”

    裘海俊顿时急了,马上就要开口,却被老林咳嗽一声,制止了。

    只听老林如是询问道:“济民,你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是设备还是钱的问题?”

    老林深知周济民的性子,有些时候很大方,比如之前上交的那些黄金、古董、美金等等。

    但,有些时候却又十分吝啬,像一个貔貅一般,只进不出。

    比如周济民申请项目资金的时候,从来没有剩余,只有不够用。

    那个联网实验室,从最开始的十万元,到现在的上百万元,老林都记不住,自己到底批了多少钱了。

    毕竟从去年成立这个实验室以来,实验室的研究员就不断的增加,现在都已经过一百人了。

    可能在很多工厂看来,一百人的规模,连小工厂都算不上。

    但一个实验室,上百人的规模,已经很大了。

    要知道,实验室里的研究员,全都是硕士或硕士以上的天才、高材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内地不缺工人,缺的是这些栋梁之才啊。

    周济民闻言,苦笑了一下,反问道:

    “裘教授,我想问一下您,贵研究所的设备有哪些?钛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要求很高……..”

    如果是普通的钛铝合金,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铝粉热还原法、直接合金化法和氧化物电解质脱氧法。

    然而,这些办法得到的钛铝合金,只是最普通的合金材料,远远达不到航空发动机的标准。

    这便罢了,内地现如今的工业基础,想要生产出合格的普通钛铝合金材料,基本上很难做到。

    就算可以做到,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如此算来,还不如进口来得划算呢。

    尽管从外国进口,很难,但终究是一个突破口,毕竟外国的纯钛、纯铝等金属,都比较便宜。

    就算领导们愿意支付这样的代价,周济民也会制止的,因为得不偿失。

    何况,基础金属材料的问题解决了,还有钛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这才拦路石呢。

    不,应该说是拦路山,堪比珠穆朗玛峰的大山。

    裘海俊说了一下他们研究所的设备,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周济民。

    后者听完之后,摇摇头,解释了一下制造工艺的难度。

    众所周知,钛铝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低,耐腐蚀性能良好,作为一种高强度合金材料,在航空发动机及航空工业领域一直被推广使用。

    但是,钛铝合金切削过程中的高温、高抗力,使其加工后表面冷作硬化现象严重,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导致其切削性较差。

    这些都不利于获得好的表面质量,影响钛铝合金零件的使用寿命及发动机工作性能。

    首先一点,那就是加工钛铝合金的刀具材料应具有韧性好、热硬性好、散热性及耐磨性好等特点。

    除此之外,刀具还应满足刃口锋利、表面光洁等要求。

    裘海俊听到这个刀具材料时,脸都黑了。

    京城航空研究所压根没有这样的刀具,或者说内地根本没有这样的刀具。

    因为内地的工业基础太差,没有办法制造出这样优异性能的刀具材料。

    突然间,裘海俊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周济民应该有能力做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